1945年,硝煙散盡,日本投降。中華大地卻未迎來和平,而是陷入國共內戰的漩渦。國民政府軍隊兵強馬壯,裝備精良,遠超共產黨軍隊。然而,短短四年後,1949年,蔣介石黯然敗走台灣,毛澤東卻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為什麼?
因為蔣介石身邊藏著多名共產黨的間諜,有些甚至身居高位。
郭汝瑰是蔣介石的得意門生,國軍的頂尖參謀之一。他把一份份絕密軍情偷偷送往延安,斷了蔣介石留守西南的願望,也毀了自己的一生。
台灣報紙有句話形容他:「一諜臥底弄乾坤,兩軍勝負已先分。」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讓蔣介石悔青腸子的「最大共諜」的故事:他為什麼走上了這條路?在中共治下如何度過淒慘的幾十年?
少年意氣,撞了個大跟頭
1907年,郭汝瑰出生在四川一個書香門第,家裡滿是書卷氣,可他的骨子裡有點叛逆。1919年,五四運動席捲全國,年輕的郭汝瑰在成都聯合中學讀書,受到新潮老師胡子霖的影響,對社會主義有點心動,覺得搞運動救國特新鮮。
可這股熱血勁兒,很快就讓他吃了虧。學校校長比較老派,推行嚴格的傳統教育教學方法,學生們不樂意。郭汝瑰站出來,帶頭鬧學潮,把校長趕跑了。
大傢伙兒歡天喜地迎接新校長,結果呢?新校長貪污腐敗,教學一團糟。同學們氣得把矛頭對準了郭汝瑰這些「鬧事英雄」。他灰頭土臉離開學校,後來在回憶錄裡寫道,當時自己的感覺是「內心不安,非常尷尬」。
這教訓夠深刻吧?可郭汝瑰沒往心裡去,反而在反傳統的路上越跑越遠。
黃埔新星,蔣介石的愛將
1925年,郭汝瑰考進黃埔軍校第五期,軍旅生涯正式啟航。
當時正值國共第一次合作,一些共產黨人進入黃埔軍校任教。郭汝瑰結識了一些共產黨人,深受他們的影響,被共產主義宣揚的理念所欺騙,以為自己找到了真正的救國真理。
後來在他黃埔軍校的同學兼好友袁鏡銘的介紹下,偷偷加入了中共。
1927年國共分裂後,他幾次搞兵變沒成,差點暴露。1930年堂兄郭汝棟為了保護他,趕緊把他送去日本留學,進了日本士官學校學軍事,接受系統軍事訓練。這段時間,他跟中共失去了聯繫。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軍侵略東北,郭汝瑰憤然退學回國,在堂兄安排下進了陸軍大學,成了蔣介石的學生。
黃埔、日本士官學校、陸軍大學,這三重歷練讓他成了國軍裡的「學霸將領」:精通日文、德文,軍事理論一把好手,還上過戰場,當過教官,簡直是個全能選手。
淞滬血戰,一戰成名
1937年,抗日戰爭打響,郭汝瑰被調到陳誠的18軍14師當參謀長,投身淞滬會戰。戰場上,日軍飛機如蝗蟲般狂轟濫炸,國軍陣地搖搖欲墜。郭汝瑰站了出來,主動請纓帶兵守陣地。
上戰場前,他寫了封遺書給陳誠,字裡透著壯烈:「若陣地猶存,我當生還拜見鈞座;若陣地失守,我必血染疆場。他日抗戰勝利,將軍乘艦過吳淞口,若見波濤如山,那便是我魂歸來見!」
七天七夜,郭汝瑰帶著兩個團跟日軍殊死搏殺。八千弟兄,拚到最後只剩兩千,硬是守住了陣地!這一仗,郭汝瑰名震國軍,陳誠把他當寶貝,蔣介石也對他刮目相看。從此,他平步青雲,成了國軍裡的明星將領。
武漢會戰前,他又出了個大膽主意:「守武漢而不戰於武漢」。意思是用空間換時間,消耗日軍戰力。陳誠聽他的,果然奏效。武漢雖然丟了,但國軍主力保住了,日軍也耗得沒力氣再進攻,抗戰進入相持階段。郭汝瑰的軍事才華,無人能及。
暗藏玄機,臥底的祕密復甦
1945年,日本投降,郭汝瑰參加了受降儀式,意氣風發。可沒人知道,這位蔣介石身邊的大紅人對一些國軍將領的貪污腐敗作風深感不滿,心裡仍然嚮往著共產黨口中的世界,並且一直在尋找機會聯繫上中共。
當中共得知地位如此高的國軍將領想要歸順,豈能放過這個機會,就派人找上了門。
1945年和1946年,郭汝瑰悄悄跟中共南方局的董必武祕密會面兩次,董必武讓他別去延安,留在國軍裡當「內線」,給中共送情報。
從此,郭汝瑰過上了雙面人生。白天,他是國防部第五廳廳長,管著國軍編制和訓練,蔣介石眼裡的紅人;晚上,他抄寫一份份絕密文件,偷偷送往延安。他有八本日記,裡面記錄著跟中共聯絡人的「兩三百次」密會,還有國軍的每一次戰略部署。
他送出去的情報,簡直讓人瞠目結舌:山東進攻計劃、徐州兵力分布、大別山調兵方案、兗州解圍計劃、長春解圍計劃、長江防線布局、西南部隊序列……這些情報像一把把刀子,直戳國軍命脈。
1947年,孟良崮戰役前,郭汝瑰把國軍作戰計劃抄了一份給中共,還提醒對方小心美式裝備的火力。共軍拿到情報,設下埋伏,甚至用上了狠招——讓地主、富農和國民黨家屬當「人肉盾牌」,耗國軍的子彈,打擊士氣。結果,國軍王牌74師全軍覆沒,抗日英雄張靈甫壯烈殉國。
1948年,淮海戰役前,何應欽提出「守江必守淮」的計劃,國軍的部隊還沒動,毛澤東已經拿到了方案。郭汝瑰還忽悠蔣介石在徐州附近決戰,讓國軍陷入絕境。抗日名將邱清泉氣得在會上大罵:「你這部署,跟項羽在垓下送死有啥區別!」果然,邱清泉戰死,國軍大敗。
清廉面具,蔣介石的致命信任
郭汝瑰不光洩密,還在國軍內部挑撥離間,搞錯誤部署,散布假情報。國軍將領杜聿明早就對他產生懷疑,向蔣介石舉報:「我去郭汝瑰家,他堂堂廳長,客廳沙發全是補丁!這麼清廉,指定是共諜!」
蔣介石一聽,火冒三丈:「革命軍人為何不能清廉?」為慎重起見,他派蔣經國暗訪。一天晚上,蔣經國突擊造訪郭家,看到桌上只有幾盤素菜,郭汝瑰啃著蘿蔔還在研究戰術,感動得不行。回去後,蔣經國跟蔣介石說:「郭汝瑰兩袖清風,堪為楷模!」這下,蔣介石對郭汝瑰更信任了,1948年還給他升了少將。
宜賓起義,西南夢碎
1949年,國軍在三大戰役中連吃敗仗,蔣介石打算退守西南。郭汝瑰看準時機,主動請纓帶兵去四川。蔣介石二話不說,給他第七十二軍軍長的位子,還撥了一堆武器彈藥和老兵。
郭汝瑰把部隊駐紮在內江和宜賓,卡住長江要道,位置絕佳。他安插親信,牢牢控制軍隊。
1949年12月,他在宜賓率部投共,徹底砸碎了蔣介石固守西南的夢。
直到此時,敗走台灣的蔣介石才幡然醒悟:最信任的郭汝瑰,竟是潛伏多年的中共特工!
「老運動員」的辛酸晚年
郭汝瑰為中共立下大功,可建政後,他沒得到中共的重用,甚至連信任都沒有。中共只給了他個川南行署交通廳長的閒職,像是被晾在一邊。他想恢復黨籍,中共卻讓他找當年的介紹人作證,可那人早死了。1951年,他被調到南京解放軍軍事學院當教官。
接下來的日子,中共歷次運動,他無一倖免,成了一名「老運動員」。1957年整風運動,他說了句「要民主法制才能長治久安」,結果被打成右派,扔去農場改造。文革時,他被抄家、遊街,嘗盡屈辱。當年跟他起義的部下,從師長到班長,不少被扣上「特務」帽子,審查、處決,慘不忍睹。
1979年,71歲的郭汝瑰終於獲准「重新入黨」。晚年,他埋頭寫書,出了《中國軍事史》和《中國抗日戰爭正面作戰戰記》,還原了被掩蓋的真相:抗戰期間,國軍打了22次大仗,1,100多次重要戰鬥,近三萬次小戰鬥,陸軍傷亡超320萬,空軍折了四千多人,毀了近2,500架飛機。這些文字,像是他在向歷史懺悔和贖罪。
1997年,郭汝瑰送女兒去機場的路上遭遇車禍去世。
郭汝瑰走後,他兒子收到幾封郭汝瑰在陸軍大學時的老同學的信,裡面只有一張白紙。原來,陸大畢業時,他和同學們曾互贈留言:「一切盡在不言中。」
這些白紙裡,藏著複雜的情感——他們恨郭汝瑰害得200萬國軍流亡台灣,可同窗情誼,又讓他們放不下。
尾聲:被謊言吞噬的理想
郭汝瑰的故事,是一個被理想與現實撕裂的悲劇。他以為背叛國民黨,就能換來更光明的未來。他嫌國民黨腐敗,可共產黨建政後,腐敗有過之無不及。他為中共出生入死,卻被運動整得體無完膚。
當他看到毛澤東的獨裁,會不會想起蔣介石對他的信任?當他看到被整肅者的慘狀,會不會想起自己在成都聯合中學的那段經歷?會不會明白自己當初信的共產主義是個美麗的謊言?
郭汝瑰不是特例。無數像他的臥底、特工,信了共產主義的空頭支票,背棄誓言,最後被歷史碾得粉碎。
——《百年真相》製作組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