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未解之谜】史前巨石隐藏的真相:硅基文明曾经存在过?

2025-10-23 17:05 中港台时间|10-27 21:01 更新
人气 3725

大家好,我是扶摇。欢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谜。

之前我们介绍过被称为是“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龙游石窟。这些石窟遍布整座大山,每个差不多都有10层楼高,里面空间巨大,气势恢宏。去看过的人都说,就两个字:“震撼!”

更让人震撼的是,这些石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工开凿出来的。

挖这些石窟,是个巨大的工程,需要调动国家级的人力和物力。然而,在任何一本史书,或者地方志,甚至民间传说中,你都找不到它们的身影。

事实上,在1992年第一个石窟被发现之前,没有人知道它们的存在。

是谁挖了这些石窟,又是干什么用的呢?答案至今成谜。

有人说,这些石窟是外星人藏飞碟的仓库;也有人说,是史前巨人夸父族的地下宫殿;还有人说,是传说中神仙们的洞天福地。

这些脑洞大开的想像给龙游石窟添上了一份更神秘的色彩,也让人开始思考,史前文明是否真的存在。

有意思的是,在浙南的新安江一带,这种神秘的石窟,还不止一个。

花山谜窟

2000年,比龙游石窟规模更大的花山谜窟现世了。

花山谜窟在黄山脚下,新安江江畔,离龙游石窟大约100公里。

两个石窟不但结构和风格都很类似,而且它俩的纬度都差不多,都在北纬30度附近。神秘的北纬30度上,有着许多谜一般的世界奇观。像是“魔鬼三角”百慕大、金字塔、死海、美国“反重力森林”圣塔柯斯、中国的“魔鬼三角”鄱阳湖、湖北神龙架野人、三星堆文明,都在这条线上。

这两个谜一般的石窟也在名单中。因为它们身上的未解之谜,实在是太多了。龙游石窟之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不多讲了。今天来重点讲讲花山谜窟。

跟龙游石窟一样,花山谜窟也是人工挖掘出来的,里面的洞穴都非常空旷,而且大洞套小洞,错综复杂。洞穴里没有雕像、没有壁画、没有任何文字说明,开凿的具体年代和用途至今仍然是个谜。所以,才称为是“谜窟”。

花山谜窟一共有36个洞窟。现在可以开放参观的有三个,2号洞、35号洞和24号洞。这其中最为奇特的,是35号洞。

35号洞规模十分宏大。洞深170米,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出石量约10多万立方米。

10万立方米是个什么概念呢?就是如果把里面挖出来的石头,都打碎成小碎石,拿来铺路的话,可以从黄山一直铺到杭州。

黄山到杭州有多远?走高速也要213公里。

所以,没去过的朋友,可以想像一下,这个洞有多大了吧?

35号洞是葫芦形的。葫芦口是一段20米长的走廊。走到走廊尽头,眼前豁然开朗,一个世外桃源出现了。

那是一座规模惊人的地下宫殿,中间的大殿,只靠26根巨大的柱子支撑,错落有致,呈品字形排列。环绕大殿的,是36间石房。石床、石桥和石雕的阁楼,巧妙分布在周围。

这个巨大的洞窟虽然深埋在山里,但通风状况却非常良好。去过的人都说,在里面呼吸通畅,除了有点凉,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完全没感觉到是在地底下行走。

现在很多城市都有地下商场。为了让里面的空气保持清新,需要藉助风机等各种机械设备,一天24小时运转,人为制造风压差,把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入,同时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去,是个庞大的工程。

可在这些洞窟中,你看不到任何机械设施,甚至连通风管都没看到,里面空气的新鲜程度,就达到了一个大型地下商场的标准。这里的空气是怎么保持流通的,过去几百、甚至几千年中,又是靠什么样的机制维持运转的,至今还无法破解。

更奇妙的是,洞里除了空气流通之外,水也是流通的。石窟里,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水潭,里面的水很干净,清澈见底。在有的水潭中,你还能听到淙淙的水声。

旁边24号洞的水潭中,甚至还有五色鱼在里面游来游去,看上去十分自在。这些鱼有红的、有黄的,甚至还有蓝的、白的,和黑的,看过的人都说,长得奇形怪状的,和地面上的鱼完全不一样。

它们不会是恐龙的后代吧?

那么这些鱼和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旁边的新安江引进的吗?专家们说,不是。因为这些水潭的水面,比洞外新安江的水面低2米,有落差。而且这些鱼,很显然,也不是新安江里的鱼。所以这些水,来自另外一个水系。

难道黄山脚下,除了新安江,还有另外一条神秘的暗河,在地底下流动?

如果真有的话,古人们在挖这些石洞的时候,隔着厚厚的石层,又是怎么探测到的呢?他们又是怎么能精准地挖到水脉上的呢?这个,就是花山谜窟的又一个未解之谜了。

史前高科技

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虽然这个洞很空旷,但不管游客们多么大声地喧哗,在洞里都听不到一丝回音,就像是身处一个高级的剧院一样,好像声波都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给吸收了。

大家知道,剧院对音效要求很高,为了有效吸收声波,墙壁和天花板,都会使用有良好吸音性能的材料,比如聚酯纤维板、海绵等等。可这里,四周都是光秃秃、硬邦邦的石头,根本没有吸音的效果。那这种高级剧院的效果,又是怎么做出来的?

专家们说,是因为洞窟奇特的构造,使得声波被石壁吸收。可到底是什么样的构造,才能让硬邦邦的石头,起到海绵的效果?

这个,那就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了。

更让人惊奇的是,这个石窟的顶部有个很大斜面,宽15米,长30米,斜度大约45°,正好和石窟外面的山坡平行。这种结构,让建筑师们大为惊叹。因为在他们印象中,没有精密的现代测量仪器,这是根本做不到的。

而且,斜面表面的石壁上还有清楚的凿痕,是一行行横向的、直线型的凿痕,线条笔直,非常整齐,中间没有任何中断。

这与其说是人工开凿,更像是某种挖掘机留下的痕迹。同样整齐的凿痕在花山的其它洞窟和龙游石窟的洞窟中也非常普遍。

如此高超的建筑设计能力,和建筑施工能力,真的是我们印象中拿着鲁班尺和墨斗的古人们能拥有的吗?

还是说,在史前时期,这个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高级文明,一个能轻松使用机械设备的高级文明呢?

或许,我们还需要追溯到我们文明的起源,5000年前的那场“逐鹿之战”。

逐鹿之战另类解读

“逐鹿之战”的交战双方,一方是黄帝和炎帝的联军,另一方是蚩尤的九黎部落。双方都有神人相助。黄帝这边有应龙和女魃,蚩尤一方也有风伯、雨师助阵。

一开始,双方势均力敌,杀得天昏地暗。后来,蚩尤请来了巨人族夸父助阵,立马实力大增。巨人们以追逐太阳的速度,挥舞着大斧头冲进战场,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炎黄联军节节败退,九战九败。黄帝愁得仰天长叹,不知如何是好。

但黄帝毕竟是天选之人,一统中原,势在必行。上天派下了九天玄女来帮他,教他兵法。黄帝一方才得以反败为胜。在最后一战中,应龙大发神威,接连斩杀蚩尤和夸父,一举奠定胜局。

等等,夸父不是追太阳渴死的吗?怎么又会被应龙杀死呢?其实这也不矛盾。因为古书上说的夸父,其实指的是上古巨人族夸父族。追太阳的可能是夸父族的某一个巨人,跟蚩尤打仗的,是夸父族的另外一些巨人。

我们再来看一下蚩尤,蚩尤也是个非常特别的人。

蚩尤——史前AI机器人?

古书中说,蚩尤和他的80个兄弟,也就是九黎族的80个部落的首领,都长相奇异:“铜头铁额,食沙石子”,就是说,头是用铜和铁做的,吃的是沙子。

蚩尤非常残暴,但没人能拿他怎么样。因为他和他的族人非常擅长金属冶炼,能制造各种锋利的兵器。他们骁勇善战,打起仗来,几乎没有对手。(《龙鱼河图》:“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五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司马迁《五帝本纪》:“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有网友就解读说,这蚩尤和他的80个兄弟,会不会是史前AI机器人?

你看他们长什么样?“铜头铁额”,机器人不就是用铜和铁做的嘛。他们的主食是沙子。那么,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二氧化硅。知道硅是什么吗?电脑芯片的主要成分。所以我们又可以称他们为什么呢?硅基生命。

我们人类跟他们,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我们吃的是碳水化合物,所以我们是碳基生命。硅基生命没有我们人类的情感,所以他们才会残暴地对待别人。

这么一来,关于“逐鹿之战”,我们也可以这样来解读:

5000年前,上一茬文明走到了尽头,硅基生命控制了人类社会。AI机器人蚩尤成为了部落首领,残暴对待人类。神说,这样不行,这个世界是我们为人类创造的,我们要帮人类夺回他们的家园。

他们在天上看啊看,最后选中了一个叫做公孙轩辕的人来担当复兴人类的大任。他,就是黄帝。

在神的护佑下,黄帝和他的部落迅速崛起,很快就收服了炎帝一族,后来又在“逐鹿之战”中擒杀蚩尤,成为“天下共主”。中华文明从此开启又一个五千年的轮回。

黄帝是个英明仁慈的君主,他对谁都很好,可为什么单单对蚩尤那么不客气呢?因为蚩尤“非我族类”啊,是不是?我们人类,不需要机器战警,不是吗?

巨人族夸父

蚩尤战败后,九黎部落就解体了。族人四处流散,有的去了云南,有的留在南方,成了后来的百越族。

浙江这个地方,古时候叫越国,是百越人居住的地方,所以算起来,也是蚩尤的后人。也许是继承了祖先的传统,越国人非常擅长打造兵器,春秋十大名剑中,有八把就是从越国出的。

事实上,“越”这个字,也是来自于一种远古的时候,他们非常擅长打造的一种兵器,叫做“钺”。那是一种一人多高的大斧头,一般人是拿不动的。商朝的时候,“钺”只是在仪仗队里,当摆设用的。

那么上古的时候,越人为什么要费心费力,打造这种沉重的兵器呢?

答案很简单,卖给住在附近的夸父族啊,那些住在山洞里的巨人们。

夸父们住的地方,说不定,就在龙游、花山这些石窟中。帮他们挖石窟的,会不会是九黎族为他们量身订制的大型挖掘机呢?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想像力是不是太丰富了点?5000年前,人类大战AI机器人,巨人挥舞着大斧头上战场,神话都没这么夸张啊?

那我来问你一个问题,5000年前的人长什么样,你见过吗?没见过是吧。

嗯,我也没见过。

一个关于硅基文明的假说

但我可以提出一个假说,说史前有过一个硅基文明。如果有一天,有人为这个假说提供了理论支持,它就可以成为一个学说。再有一天,有人说,我找到了证据,可以为这个学说提供支持,学说就可以成为“定律”。支持这个“定律”的人多了,它就可以成为“真理”。

科学不就是这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吗?许多当年异想天开的“假说”,现在不都是在当作“真理”被崇拜吗?

如果猴子可以按这种方式,一步一步演变成人,那为什么我不可以提出一个史前机器人的假说,说不定,有朝一日,也能成为真理呢?

500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是已经在担心AI机器人有朝一日,会取代人类了吗?

都说历史是重复的。5000年一轮回,兜兜转转,我们会不会,又回到了起点?

嗯,听上去,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当然了,这也就是网友的一个脑洞大开的说法啦。

其实,关于史前机器人这个事,你可以说是异想天开。但史前巨人族,很可能真的存在。因为在世界各地,都发现了巨人留下的遗迹。

天之浮石

日本兵库县有一块巨石,是一块花岗岩。这块石头是人工雕刻出来的,有着规整的几何形状,高5.6米,宽6.5米,厚7.5米,重达500吨。石头被安置在一个水潭上,看上去就像是浮在水面。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做“天之浮石”。

500吨是什么概念?大家知道,埃及金字塔是由巨石搭建而成的。这些石头重量约为2.5到5吨。500吨,就是金字塔巨石的100倍到200倍那么重。

这块石头,据说早在日本建国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到底有多古老,无从考证。史前的人类,为什么要打造这样一块巨石,又是怎么把它安置到水潭上的呢?至今无解。

不过当地百姓倒有一种说法,说这块石头,是神雕刻的。神想造一个石头的宫殿,但后来却因为战争停建了,所以它是一个神殿的半成品。

为这,人们还在这块石头的附近,建了一个神庙,把石头供起来崇拜,称它为“石乃宝殿”。

去过神庙的人都说,你一定要伸手去摸一摸这块石头,因为你会感受到来自神的能量。巨石背后有一块三角形的凸起,据说那是离神体最近、最能感受到能量的地方。

那么,你会感受到怎么样的一种能量呢?有人觉得“像一阵阵地过电”,也有人觉得“感受到一股暖流通过身体”。

这个传说中的神,会不会是上古的巨人族呢?因为一场史前的战争,他们把这块石头废弃在了这个水潭上,就像复活节岛上那些被遗弃的石像一样?

还真不好说啊。

神奇的是,这种自带能量的巨石在大洋彼岸也出现了。

贤者之墙

它,就是美国蒙大拿州的“贤者之墙”(Sage Wall),是一对年轻夫妻在1996年偶然发现的。

墙长80米,露出地面的,高达7米。如果连埋在地下的都算上的话,那可以高达12米。

这座墙是由各种大小不一的大石头堆积而成的。这些石头都切割得十分工整, 堆积得十分巧妙。墙体缝隙之间,有着明显的打磨过的痕迹。去看过的人都说,这不可能是大自然的杰作,这肯定是一道人工墙。

研究人员的测量也证明了这一点。墙体花岗岩中富含铁、钛、锆等金属元素,跟周围5公里之内的花岗岩含量都不同。所以,很明显,这些石头是从5公里以外的地方搬运过来的。

奇异的是,这座墙孤零零地矗立在原始森林中,周围没有任何人类的遗迹。是谁建造了它,又是为什么目的建造的,至今还是一个谜。

2021年,“圣贤之墙”在网路上爆红。许多人都说,当他们摸着墙体的时候,感受到了微妙的能量。事情越炒越热,很快吸引到了科学家的注意。

科学家们拿着仪器来测量,发现这里确实磁场异常。磁场强度是周边岩石的12倍,磁极方向跟地球磁场之间,有着15度的偏差。

“圣贤之墙”的官网上还说,过去三年中,由于讯号受到干扰,已经有六架无人机在这里坠毁。

于是,坊间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说“圣贤之墙”是一座拥有永恒疗愈功效的神圣建筑。

慕名前来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史前巨石文化也引发了人们更多的关注。

孕妇石

位于黎巴嫩的巴勒贝克神庙也在这股浪潮中再次翻红。不过,红的不是神庙本身,而是神庙的采石场。那里保存着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三块巨石,每块重达上千吨,都被切割成十分工整的长方形,长20米,宽和高都在4米左右。

这其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就是“孕妇石”。

“孕妇石”横躺在地上,一头斜插进地下,像是被吊在空中的时候,忽然掉下来的,重重砸到地上的样子。

当地传说,有一位怀孕的妇人,跟巴勒贝克的人们做了一个约定,说只要每天给她供养,直到她顺利生下孩子,她就会移动这块石头。不过妇人骗了他们,她最后没有履行承诺。这块石头后来,就被人们称为“孕妇石”。

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它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在古罗马君主兴建巴勒贝克神庙的时候,孕妇石已经就在那里了。所以,它很可能不是古罗马时代开凿的。

事实上,也有学者认为,巴勒贝克神庙群,很可能是在另外一些更古老的神庙的基础上,建造的。

那么,它们会有多古老?

那些被遗弃的巨石背后,到底有着什么样神奇的故事呢?

人类的历史,真的是从一只猴子演变而来的吗?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您的想法。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未解之谜,我是扶摇。我们下回见。

欢迎订阅YouTube频道:https://www.youtube.com/@WJZM-FY 订阅频道Ganjingworld频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2dgb6zFtQ9TYK11080c 订阅未解之谜Telegram群组:https://t.me/wjzmchannel

未解之谜】节目组制作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我们
请进入安全爆料平台
让全世界看到正义就在今天
大纪元电子报
一旦重大新闻发生,我们会立即发送到您的电子邮箱
Email Icon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纪元保留删除骗话贴、下流话贴、攻击个人信仰等恶意留言的权利
本网站图文內容归大纪元所有, 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2000 - 2025 The Epoch TimesAssociation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