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聞
副刊
評論
體育
娛樂
電子時報
突破封鎖
關於我們
投稿
正體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學世界
史海鉤沉
人物春秋
教育園地
預言與傳奇
世界經典名人
企業家
金融家
醫學家
科學家
教育家
慈善家
政治家
軍事家
文學家
音樂家
藝術家
當代名人
王室采風
總統總理
工商名人
政界名人
軍事名人
科技名人
文藝名人
時尚名人
娛樂名人
體育名人
閃亮人生
維權人物
公益人物
勵志人物
繽紛人物
人間有愛
卓越人物
特色人物
現代修煉故事
社會菁英修煉
各行各業修煉
老年長青修煉
青青學子修煉
大紀元首頁
副刊
文化網
人物春秋
繽紛人物
卓越人物
人間有愛
卓越人物
特色人物
卓越營家
在地達人
台灣生命力
卓越人物
跨代台灣留學生對談 共同「品味紐約」
在紐約,留學從來不只是學術的歷程,更是一段文化與人生的冒險。三十年前,來自台灣的莊士杰帶著理科人的嚴謹與好奇,走進這座大都會,從實驗室到街頭,逐步累積出屬於自己的紐約足跡,如今躋身紐約州立大學下州醫學中心擔任助理教授;十年前,台大藥理所的畢業生許培豐背起行囊,走在與莊教授相似的學術道路上,以嶄新的數位時代眼光,記錄下這座城市的脈動。
留學生
紐約旅遊
品味紐約
紐約風情
2025年9月26日 7:37 AM
【未解之謎】天涯尋法 捨命進入西藏的法國奇女子
一位法國女子為何冒死闖入雪域禁地?日記中留下一句話:「不到拉薩,寧可死去」!背後的真相震驚世界!
西藏
尋法
達拉薩
未解之謎
亞歷山大莉雅‧大衛-妮爾
Alexandra David-Néel
2025年8月1日 11:44 AM
旅美台灣畫家張家瑋的島嶼之夢
來自台灣新北市的藝術家張家瑋,從美術教職轉為全職藝術家,長年以畫筆探索家族記憶、文化認同與生命情感。歷經近兩個月的籌備,張家瑋在紐約的首個個人展覽於今年6月21日拉開序幕,台美文藝協會(TAAC)主辦的「島嶼生態藝術」(Eco Art on Island)主題迎來第二輪藝術家展覽。張家瑋的個展《島嶼之夢》以「自由、犧牲與重生」為主題,描繪在美國的台灣移民三種人生狀態。
台灣畫家
總督島
全世界人物寫實油畫大賽
維梅爾
紐約風情
2025年6月25日 7:49 AM
從台灣島嶼記憶到全球航線 纖維地圖文化尋根
台灣藝術家鄧文貞從西拉雅平埔族的血緣記憶出發,結合她在法國的留學經歷與台灣原住民傳統手藝傳承,創作出一件件富含時間與地域感的作品。繼去年台美文藝協會(TAAC)總督島駐村計劃帶來大型纖維地圖作品後,今年文貞再次到訪紐約,集結10年的心血,鄧文貞帶來30件纖維藝術作品與立體裝置來到天理文化學院藝廊,首次在紐約舉辦個人展覽,展期至6月28日。她並將繼續在總督島駐村創作,以台灣美食鮮蚵麵線為主題帶來新的作品。
台灣
藝術家
鄧文貞
原住民
總督島
紐約風情
2025年6月10日 3:58 AM
清末福爾摩沙茶 從珍貴歷史影像看百年台茶生產旅程
台灣茶在19世紀清末到日治時代風靡歐美。當時歐美人士對於香氣迷人的「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 Tea)」,存在無限好奇與想像,一箱箱繪製精美的烏龍茶,從東方國度遠渡而來,價格高昂且搶手。
烏龍茶
喬治.普萊斯
北福爾摩沙的回憶
國家攝影中心
茶業貿易
攝影家
茶葉
老照片
2025年4月10日 8:46 AM
港人在英國遇見百年社區農場
歐羅有機農場創辦人黃如榮(Wing),這位來自香港的新移民,在英國的四年裡,逐漸融入了當地社區,並透過英國特有的共享農地計劃Allotment與本地居民的建立了深厚聯繫。這片幸運獲得的試驗田,讓他的夢想在這片異國的農田中生根發芽,將香港的飲...
香港人
農場
有機種植
飲食文化
移民英國
2025年3月29日 4:52 AM
文化絲路對話 當台灣布袋戲遇上芝麻街布偶
伴隨著飄揚的五彩布條、七彩霞光,有著絕世神功的俠客在操偶師的掌中翻騰跳躍,源自台灣的「金光戲」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戲的一大種類。同一時期,美國知名布偶劇電視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豬小姐(Miss Piggy)與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師Jim Henson在1955年創造以來,成為美國電視、電影行業重要的文化象徵。當台灣布袋戲來到美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本報記者專訪現任台北偶戲館館長的蔡易衛,分享他兩年前訪美交流的經歷。
布袋戲
蔡易衛
芝麻街
台北偶戲館
Jim Henson
2024年12月17日 8:51 AM
以荒野為家 27歲香港風景攝影師獲國際殊榮
克服高山症,忍受零下40度的嚴寒,暴雪後掉入石隙,為拍攝一張相片走一百公里的路,沙漠中經受風沙洗禮,可能長達兩周無法洗澡⋯⋯這都是27歲香港風景攝影師袁斯樂(Kelvin)走過的路,他形容自己「以荒野為家」。 袁斯樂不久前得到喜訊,第...
袁斯樂
Kelvin Yuen
攝影師
風景攝影師
香港
華人攝影師
國際全景攝影大賽
國際風景攝影師
得獎
冠軍
攝影
拍攝
相片
相機
無人機
風景攝影
風光攝影
追夢
獨具慧眼
2024年10月10日 6:57 AM
以翻譯與音樂為媒介 Gene傳播文化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Gene身穿一襲旗袍,在倫敦一場演唱會中用自己翻譯的英文唱出鄧麗君名曲《但願人長久》,引領西方人領略千年前蘇軾《水調歌頭》中美麗的月色、對天人究竟的思考、摯愛家人的繫念,以及一個凡人對生命永恆美好的期盼。
Gene
翻譯
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古典詩詞
水調歌頭
但願人長久
新紀元
2024年9月30日 11:00 PM
傷‧痕‧癒 高仲明攝影之路
惡法如影隨形、無所不在,「這就很像一把無形的刀架在你的身上。我覺得這是最恐怖,比直接不讓你說,更恐怖。」早年到中國採訪,他看透了暴政下受荼毒人們的血淚悲歌。他預見中共黑手下的香港將「慢慢脆弱、慢慢腐化」。於是他與妻子選擇移民與香港生活狀態接近的台灣。
攝影師
高仲明
香港人權
反送中
香港國安法
台灣
2024年8月25日 9:58 AM
《貨郎圖》——有趣的故事傳承
想想看古代,確實沒有便利商店,也確實沒有線上購物,不太可能有物流的概念,或是快遞等現代的名詞出現。不過,如果你閱讀過古書,孟子說過:「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為備」(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孟子何許人也?戰國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距今至少有兩千多年。看看《貨郎圖》,想想這句話,誰說古代沒有物流的概念呢?再看看這些貨郎,他是不是肩負著物流的概念?然後實踐了孟子的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的概念呢?
貨郎圖
傳承
吳傑
工筆畫
國畫
太平春市圖
2024年7月30日 4:02 PM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在南德扶輪社,有位被尊稱為「褓姆」的企業家,看上去約六十歲,比實際年齡小十多歲。褓姆出身貧困家庭,深刻體會清寒學生求學之苦,因此不遺餘力資助研究生完成碩、博士學位,迄今已達十位。褓姆經常說:「投資理財,有賺有賠,投資教育,穩賺不賠」,闡明為...
企業家
扶輪社
陳茂仁
褓姆
張卉中
2023年7月29日 9:00 AM
台灣心法國情 「自由的方式不一樣」
僑居法國的台灣人對台、法兩地的生活有什麽樣的體會?在全球經濟與政治局勢緊張的境況下,他們對未來又有什麽樣的打算?爲此,筆者采訪了三位生活在法國的台灣年輕人,他們分享了在異鄉生活、求學和工作的經歷。他們置身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在不斷吸收法國文化與精神價值的同時,始終保留著對台灣的熱愛。其中一位受訪者說:「法國和台灣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樣。」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國家,因民族思想與傳統習慣的不同,而有著其差異。
法國華人
台灣社區
民主自由
2022年7月29日 6:36 AM
慶祝國際婦女節 看知名女性的名言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很多國家將這個紀念日定為法定假期,以慶祝女性在經濟、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女性在這個世界上占了一半的組成,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一樣可以有所成就,為國家社會奉獻一己之力。
國際
婦女節
名言
貢獻
女性
2021年3月8日 3:55 PM
沉重的「7.20」——神韻藝術家回憶曾經的迫害
作為一家成立於美國的藝術團,神韻已經成為許多來自中國的傑出藝術家的新家園了,他們曾經因信仰而受到迫害。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其中兩位藝術家,舞蹈編導古緣和琵琶演奏員梁玉的故事。
神韻藝術家
神韻藝術團
7·20
法輪功
2020年7月28日 4:11 PM
印度夫婦買35英畝土地 供野生老虎棲息
出自於對大自然和野生動物的喜愛,印度一對夫婦在一個老虎保護區旁購買了幾十英畝的土地,讓老虎等野生動物有更多生活與繁衍的空間。這個善舉激勵了其他動物愛好者,成為他們仿效的模範。
老虎
土地
野生動物
保護區
印度
2020年2月20日 3:23 PM
「你可以叫我巴尼度」
他是我的老朋友,但我不知他的來歷,甚至不知道他的本名,他說叫他「禹海」,現在也可以叫他「巴尼度」,是一位布農婆婆為他取的名字,意思是一株又圓又直的大樹。
張卉中
禹海
攝影
2020年2月8日 9:00 AM
沒有人會告訴你的風水祕密
蔡竺欣強調:風水可以對人起作用,但不起絕對作用。它的奧妙之處在於,不好的風水對長期積德行善者不起做用。反之,好的風水對強取敗德者也不起做用。
張卉中
蔡竺欣
室內設計
風水
2019年9月5日 9:00 AM
從洗頭妹到國際企業總裁
經過半世紀的歷練,王碧枝深深體會,人生中不論遇到好事或不好事,都是培養能力與成長的好機會。
張卉中
王碧枝
美髮
台灣品牌
2019年8月31日 9:00 AM
夢想成真 走近NBA總冠軍隊體能教練
一個球隊的成功除了球員,還離不開那些為勝利舖平道路的幕後工作人員,他們是球員們在場上專心比賽的保障。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多倫多猛龍隊的體能教練Jon Lee。 Jon Lee是菲律賓裔,兒時從隨家人搬到了加拿大,隨著成長,他愛上了籃球,但作為職業生涯還是後來的事。Jon Lee曾是列治文中學的老師。他在UBC大學獲得商業學位後,到列治文中學執教,在那裏一幹就是十多年。 在那段時間裏,他遇到了職業籃球界的關鍵人物。Lee說:「當我還是一名高中老師時,我的一位朋友在1999年讓我做加拿大男子國家隊的經理 - 那就是Jay Triano,我在灰熊隊當球童時,他正在隊裡工作,這讓我開始接觸到頂級球員。」
猛龍隊
NBA
總冠軍
體能教練
列治文
2019年6月17日 2:13 PM
彭博社採訪 記者手錶竟比李嘉誠的貴30倍
香港首富李嘉誠,一向以生活簡樸著稱。過去幾十年來,他一直戴著一款50美元的手錶。直到近幾年才升級為西鐵城(星辰)錶,價值大約500美元。有報導指出,李嘉誠的星辰錶,價格不及採訪記者手錶的30分之一。
李嘉誠
星辰錶
2019年2月26日 2:45 AM
【文史】海頓老爹
相對於貝多芬戲劇般的磅礡氣勢和莫扎特靈動雋妙的天使歡笑,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傑之一的海頓要平淡得多。但是風霜雪雨、時光飛逝,也許在中年的某一天,海頓的旋律會扣你心弦。一如陳年老酒越久越淳,一如你為人父母後再看雙親,才能體會出平和中的自然淳厚,淡然裡的從容睿智。
《創世記》
交響樂
古典樂派
奧地利
海頓
2019年1月12日 8:42 PM
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瑞典漢學家
三個瑞典人與許多熱愛中華文化的外國人士一樣,為五千年的瑰麗神奇而心馳神往,又因此付出心血、在實踐中將之弘揚傳播,回饋中國。他們的努力和堅持,令人感動,亦在提醒我們:祖先的寶貴遺產,應當備加珍惜、深入認知,切不可斷了文化的根脈。
漢學家
喜龍仁
高本漢
北京的城牆與城門
古琴
2018年11月29日 9:04 PM
地球情緒量測師 許雅儒
地殼因斷層活動,無時無刻皆在變化,與地震、海嘯、山崩等現象更是環環相扣。「地殼變形」遂成為地震學家無法忽視的觀察標的,就像地球展露情緒的跡象。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的許雅儒研究員,其研究主要利用全球衛星定位觀測系統 (GPS) 、地震及井下應變儀觀測資料,綜合分析陸地及隱沒帶斷層在地震周期中不同時段之地表變形。 原先碩士畢業後並無進修打算,然而,來到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當研究助理那年,恰巧碰上 921 地震,親眼目睹斷垣殘壁和慘重傷亡,許雅儒步上探索地球科學奧秘之路,一路成為研究員,成為能看懂地球情緒起落的人。
地震
斷層
中研院
研之有物
2018年7月29日 8:00 AM
回憶的脈絡──李有成與石黑一雄的下午茶
2004 年入秋之際,中研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李有成與作家石黑一雄,在倫敦的百年茶館 Richoux 有場難得的午茶約會。作為讀者的李有成,試圖挖掘作者筆下人物塑造的隱喻;作為研究者的李有成,也想追問給予創作者養分的社會環境,如何與其作品互文。石黑一雄的小說念茲在茲處理「回憶」,而他與李有成的下午茶,也在中研院的知識饗宴演講中,經由講者的「回憶」,再次被重現與談論。
石黑一雄
李有成
別讓我走
2018年7月22日 8:00 AM
傳承古法老字號豆腐乳 南向打開東南亞市場
豆腐乳這個非常傳統的食品,在當今食品科技日新月異的時代,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站穩腳步?更取得外銷海外市場?榮獲台中市第三、四屆產業創新獎的正昇豆腐乳,不但傳承古法還創新研發符合新世代潮流的產品,如今已成功進軍東南亞外銷市場,更有機會銷往美國華人社區。
創新獎
王春榮
豆腐乳
2018年6月25日 3:16 PM
道家智慧×企管知識 紅烏龍茶翻轉鹿野
台東縣鹿野鄉近年因熱氣球而聞名,與此同時,當地開發的新興特色茶「紅烏龍」也走紅國內外,不只愛茶人會來找茶,年輕人最愛的手搖飲也增添蜜香紅烏龍,甚至還有紅烏龍蛋捲、紅烏龍茶餐等副產品應運而生,鹿野鄉一躍而成為全台知名的紅烏龍的故鄉。
台東
紅烏龍
品牌
2018年2月26日 12:16 AM
想解碼臺灣史?翁佳音:要先和歷史文獻談戀愛(2)
問:解讀歷史也需要創意? 答: 地理歷史有很多名詞要背,我不擅長背誦,我喜歡根據事實去推論。 《解碼臺灣史 1550-1720 》書寫的歷史不是新發現,而是根據史料做出接地氣的解釋,你也可以說它是一種創意。 例如,荷...
自中央研究院
臺灣
荷蘭時代
2017年11月15日 8:16 AM
想解碼台灣史?翁佳音:要先和歷史文獻談戀愛(1)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的翁佳音副研究員,強調歷史學應該「史地不分離」:累積在地生活經驗,再去看史料要告訴我們什麼。並將發現的故事,與編輯黃驗一同呈現於《解碼台灣史1550-1720》專書。
研之有物
荷蘭
福爾摩沙
台灣
2017年11月13日 7:00 AM
關鍵4分鐘降低傷亡——堅持到最後的9·11空姐鄧月薇
16年前的9月11日,美國在全世界的注視下遭受史上最嚴重的恐怖攻擊事件,地球上每一個電視畫面不斷播放著慘烈的爆炸傷亡現場。至今,大部分人都能夠清楚回憶當時自己正在哪裡,正在做甚麼事,然後突然放下手邊所有事,目瞪口呆地盯著那個非常不真實的電視畫面。
911恐怖攻擊
911罹難者
鄧月薇
2017年9月16日 6:24 AM
1
2
3
...
下一頁
共有約 478 條記錄
月亮是神人造的? 山中逢修補月球的人指點迷津
「弄潮」漫談
【品讀唐詩】最渴望戰場的書生
無畏艱辛 不負英靈
浮生行吟:想想「長跑」這件事
怎樣當個惹人愛的人?教你一個祕訣
七月十五中元節 怎麼看待「鬼月」?
茶禪一味蘇軾名句:人生所遇無不可 我生百事常隨緣
茶禪一味蘇軾名句:從來佳茗似佳人 人間有味是清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