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半日閒】一路烽煙一路光:波士頓自由之路

【半日閒】一路烽煙一路光:波士頓自由之路
波士頓的法尼爾廳(Faneuil Hall)被稱為「自由的搖籃」。(Shutterstock)
作者:文月
2025-07-24 02:32 中港台時間|10-22 06:59 更新
人氣 65

七月初的夏夜涼風吹散了白天的暑熱,夜色為城市搭起一片漆黑的幕布,一道道亮光划破黑夜,綻放出如繁星般的花火。一束、兩束、千千萬萬的光焰伴隨著歡呼聲、吶喊聲,交織成一曲為自由與理想而唱的贊歌。每年七月四日,美國不同地方都會以盛大的煙花表演慶祝與紀念獨立日——這個美國誕生的日子。

「波士頓大屠殺」的起因是,1770年3月5日,英國二等兵懷特在國王街(今天的州街)站崗時,看到十三歲的假髮製作學徒賈瑞克大聲斥責一位英軍上尉買假髮不付錢。其實上尉已經結帳,並對侮辱置之不理,但年輕氣盛的懷特為上尉抱不平,與這個小學徒爭執起來,並動手教訓了他。看到倒地哭號的賈瑞克,圍觀民眾憤怒的包圍了懷特。當英軍帶領更多官兵來解救懷特時,民眾開始向英軍丟石塊,甚至上手毆打。英軍自然也不是吃素的,面對失控的局面終於還是選擇了向平民開火,平息了這場愈演愈烈的暴亂。最終共有五名平民在交戰中身亡,六人受傷。

回看當時的歷史,挑起衝突的小學徒賈瑞克其實並不占理,英軍也不算惡意傷人,死傷人數與其他被稱作「大屠殺」的事件相比也並不是最慘重的,但卻點燃了北美殖民地對宗主國反抗的怒火。人們意識到自己手裡沒有投票權,面對的卻是擁有絕對軍事優勢的政府,這樣的不平等終究會釀成更大的慘劇。為了捍衛自己的權利,反抗者漸漸聚集起來。

波士頓老州議會大廈。(Shutterstock)
波士頓老州議會大廈。(Shutterstock)

翻開歷史新的一頁

沿著紅磚路繼續向前,可以經過曾經是波士頓最高的建築海關鐘樓、著名的美食街昆西市場、掛滿士兵號碼牌的老北教堂陣亡將士紀念碑,走過鐵橋還可以看到美國憲章號戰艦博物館⋯⋯別看今天人們步行過河如此方便,在沒有填海造地前,這裡的水路十分開闊。

在獨立戰爭早期,1775年4月,新英格蘭民兵(後來成為大陸軍的一部分)試圖將英軍圍困在波士頓城中,但英軍的水路補給總能源源不斷地送到城裡。英軍雖然裝備精良,但美洲反叛軍士氣旺盛,兩邊僵持不下。

原來,早在三個月前,華盛頓祕密聯繫新相識的好友、火炮士官亨利·諾克斯北上提康德羅加堡,將英軍戰敗後因天氣寒冷來不及帶走的59門重型火炮祕密運往波士頓。英軍首領威廉·豪驚嘆:「叛軍在一個晚上所作的事,比我的軍隊花上一個月做的還要多。」

英軍試圖挽回局面,3月9日,波士頓城內英軍用密集炮火對大陸軍進行了整晚的攻擊,但只有一發炮彈擊中,導致四人死亡,剩餘的七百多發炮彈都在天明後被大陸軍收集成為自己的補給,至此,波士頓之圍以美洲大陸軍勝利告終。

雖然後來的故事幾經波折,但歷史已經告訴了我們答案,自由屬於勇士,華盛頓將軍帶領大陸軍完成了艱難但傳奇的美國獨立戰爭。《獨立宣言》成為美國建國的基石,更奠定了西方近代的民主制度,兩百多年過去了,閱讀其中的片段仍能感受到不屈意志賦予人的力量:

「我們認為如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其中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為了保障這些權利,人類才建立政府;而政府的正當權力,必須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每當任何一種政府形式破壞了這些目標,人民便有權改變它或廢除它,並建立一個新的政府。」

生活中我們會經過很多路,也會面對很多選擇,那條能以「自由」命名的道路通常不會太平坦,但也正是因為經歷了波折與坎坷,才能更懂得珍惜得到的自由與美好,希望讀者朋友們也能在獨立日的煙花中找到自己的燦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我們
請進入安全爆料平台
讓全世界看到正義就在今天
大紀元電子報
一旦重大新聞發生,我們會立即發送到您的電子郵箱
Email Icon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紀元保留刪除騙話貼、下流話貼、攻擊個人信仰等惡意留言的權利
本網站圖文內容歸大紀元所有, 任何單位及個人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使用。
Copyright© 2000 - 2025 The Epoch TimesAssociation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