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冥中有定數】仕家公子的奇遇 賊窩裡的好姻緣

文╱常山子
周公子囑咐護送的騎兵,在路上等候,他與妻子回到了賊巢,房屋都已被燒毀。(ChatGPT AI製圖)
周公子囑咐護送的騎兵,在路上等候,他與妻子回到了賊巢,房屋都已被燒毀。(ChatGPT AI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113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人生中,何時遇見什麼人,都是注定的嗎?父母、朋友、妻子、恩人……都只是按著劇本出現?

精通面相的朋友告訴他,那一身破爛衣服,乞丐模樣的人,就是他未來的丈人,他生氣地不以為然。但幾年後,他卻不得不感嘆世間事都是冥冥中注定的……

周公子是順天府官宦人家的後代,但他屢次應考,卻都名落孫山。他有一位好友柳生,得異人相授,精通面相卜卦之術。

一天,柳生對周公子說:「您命中注定沒有功名,但若要發財致富,倒是可以想想辦法。而您的夫人命薄,恐怕不能輔佐您成功立業。」

果然過沒多久,周夫人就去世了,家裡變得蕭條,獨身一人的周公子無依無靠。

遇見未來岳父

這天,周公子來到柳生家,想請柳生為他卜算姻緣。他敲了敲門,卻沒回應,又連續呼了柳生的名,柳生才姍姍來遲。

一見周公子,柳生興奮地說:「您可來了,我天天幫您物色佳偶,今天終於找到了。我剛剛正在房裡施法,請求月老幫您繫上紅線呢!」

周公子開心地詢問對象是何人?柳生說:「剛有一人走了出去,您可看見了?」周公子是遇見了,可那人一身破爛衣服,模樣像個乞丐啊。

「他就是您未來的丈人!」柳生說。

這下,周公子可生氣了,「我倆交情這麼好,我才把最隱私的私事告訴了您。您怎麼這般戲弄我啊!」他氣好友,怎麼讓他娶乞丐的女兒啊!他接著說:「我現在雖然不得志,地位低微,但我可是世家之後,不至於與低賤的市井小民聯姻啊。」

柳生笑了笑說:「不是這樣的。雜色牛也能生出好牛仔啊。」

周公子問:「那您可見過他女兒?」

「不曾見。我跟他並無交情,連名字都是剛剛才得知的。」

周公子一聽覺得可笑,他說:「您連雜色牛都不知道,怎知它生的牛仔呢?」

「我相信冥冥中的天數與命運。那人雖然凶暴低賤,但他命中注定生出厚德之女。」柳生繼續說:「我知道強迫撮合必定引來大難,容我再繼續施法祈求。」

回家後,周公子沒把柳生的話放心上,繼續請人幫忙撮合姻緣,但始終無果。

貴客臨門 卻不識泰山

一天,柳生突然來到周公子家,柳生說:「有一個貴客,我已經幫您送去請柬。」

周公子問對方是何人,柳生卻說:「您先別問,趕快準備酒菜。」雖不明就裡,周公子還是令人準備。

不久,客人來了,是一個營區的小兵姓傅。周公子見其地位低賤,內心很不高興,「這也算貴客啊。」

酒菜擺上桌,食物裡夾雜著一些粗劣食材。三人飲酒用餐,周公子表面上應付客人,但柳生的態度卻十分恭敬,他對傅姓小兵說:「周公子仰慕您許久,每每託我去拜訪您,終於在昨日與您相見了。聽聞您即將遠征,即邀請您來訪,可說是倉促間當了東道主。」席間,傅姓小兵提到,他的馬兒生病,憂心無法騎它上路。柳生一聽,便心生一計。

餐聚結束小兵離去,柳生責備周公子,「他是千金難買的朋友,您怎麼這麼漠視他呢!」說完,柳生向周公子借了一匹馬,騎著回家,再將馬送給了傅姓小兵,還對小兵說,「這馬是周公子送您的。」後來周公子知道了此事,雖心有不快,但也莫可奈何。

第二年,周公子要前往江西,投奔按察使衙門去當幕僚,出發前,他特地找柳生卜卦問個吉凶。柳生卜卦後說:「大吉!」周公子開心地告訴柳生,此行的目的別無他意,只想謀個職存點積蓄,討個媳婦。

周公子又問柳生,「以前您曾說我有發財的機會,都還沒應驗呢,最終能實現嗎?」

柳生說:「一定會如您所願的。」

遇賊寇叛亂 賊巢裡的好姻緣

周公子來到江西,未料正逢賊寇叛亂,別說討媳婦,三年來連家都歸不得。一天,周公子趁叛亂稍歇,啟程回鄉,中途卻被土寇所抓,同行被抓的還有七八人,但其他人交出財物後,都被釋放,唯獨周公子被擄回賊巢。

來到賊巢,匪首一見周公子,便走到公子跟前,前前後後仔細地打量著。原來他正煩惱女兒的婚事,見公子相貌堂堂,心裡有了主意。他細問起周公子的家世,然後說:「我有一個女兒,嫁你當媳婦,你可不要推辭。」周公子聽完,低頭不語。匪首便怒氣沖沖地下令,「立刻斬了這個不知好歹的傢伙!」

周公子嚇得臉色慘白,顫抖地說:「我乃一介文弱書生,若跟著您的隊伍打仗,恐怕會連累了丈人。所以我才有所猶豫。」為了保命,只得答應,他想以後再待時機脫身。他接著說:「如果,您能讓我們小倆口成親後,離開這兒,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恩德了。」

「正好!這有什麼不能答應的。我正擔憂女兒拖累人呢!」匪首開心地將周公子帶入內室,又命人將女兒打扮好,當晚兩人成了親。

洞房裡,十八九歲的新娘美如天仙,周公子實在欣喜,能娶這樣的媳婦,遠遠地超出自己的期望。他仔細詢問了新婚妻子的家世,得知姓氏後,才猛然想起當年在柳生家見到的「未來的丈人」就是匪首丈人啊。於是周公子就原原本本地將柳生講的話,告訴了妻子。夫妻倆都感嘆道:原來世間事冥冥中都注定了啊。

小兵身將軍 鬼門關前來救命

三四天後,匪首為夫妻倆送行時,突然間出現大軍,將他們團團圍住後,在三個官員監視下,匪首被斬首,接著便要處死周公子。這時,一名官員直盯著他,然後問:「這不是周公子嗎?」原來是傅姓小兵!他因立了功,被擢升為副將軍。

傅將軍對同僚說:「這位是我家鄉的世家名仕,怎麼可能會是賊呢!」於是令人將周公子鬆綁。

傅將軍問周公子事情原委,周公子編了個謊:「我剛從江西娶了妻子要回家鄉,不料中途被困在強盜窩裡,幸虧承蒙您的搭救。可我的妻子走失了,還請您幫忙讓我們夫妻團圓。」

傅將軍立刻命人將所有俘虜帶上來,周公子一眼認出了妻子。

傅將軍令人擺上酒席,宴請周公子夫妻,傅將軍說:「從前受您贈馬,這個的恩惠,我日夜不忘。當前正值戰亂,無法講究禮節,但請接受我為您準備兩匹馬,以及黃金五十兩,幫助公子與夫人還鄉。」傅將軍又派了兩位騎兵帶著令箭護送他們。

嬌妻山寨裡藏黃金

回鄉途中,妻子告訴周公子說:「我的父親固執不聽勸告,我母親因此而死。我也早早知道父親有今日的下場,其實我會苟且偷生,是因為我小時候曾有深諳面相的人算出我命好,我也冀望有一天能為父親收屍。」

周公子一聽不禁感嘆,世事造化。妻子接著說:「我在山寨了藏了很多的黃金,不僅可以贖回父親的屍骨,剩下的足供我們帶回家鄉維持生計。」

於是周公子囑咐護送的騎兵,在路上等候,他與妻子回到了賊巢,在燒毀的房屋裡,用刀深挖了一尺多深,取出了金銀。接著他們又沿路折返,拿出一百兩銀子,請騎兵幫忙掩埋丈人的屍首。周妻又帶周公子到母親墳上跪拜,兩人才開始了返家之路。來到直隸地界,周公子重金謝了護送的騎兵,讓他們回營。

夫妻倆回到家中,僕人聽到主人回來,十分害怕,全都逃走了。原來僕人以為他已死去,侵吞了他的財物,糧食、布匹、器具全都沒有了,只剩一個老僕婦、一個丫鬟和一個老僕人還在。經歷死裡逃生,周公子也就不再追究。

幾日後,他前去拜訪柳生,卻發現人去樓空,從此再也沒有柳生的消息。@*

事據《聊齋志異》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髮滄浪上,全忘是與非。」在水邊隱居的高人,經常親近自然,日常活動都能保持心態純淨。徐明義畫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義 提供)
    誰是古今「茶神」「茶聖」呢?愛好茶道之人都會想起陸羽(字鴻漸、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陸羽的足跡踏遍中國種茶名山和名泉,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將所得結果作成了《茶經》傳世,開導後人茶文化的風尚流傳至今,並使得中華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經典。陸羽對茶的研究為何能脫穎而出留下千古的功業呢?陸羽是怎樣和茶結緣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經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響的一生。一起來探索陸羽的生命之《歌》!
  • 茫茫人海裡,兄弟三人各在一方,看似不可能的相聚,卻出現了奇蹟般的轉折,是什麼成就了日後的重逢呢?
  • 女子思維敏捷,冰清玉潔,能為文作詩,說是才女也不為過,嫁了個讀書人,兩人生活相當貧苦。可怕的事情發生了,一夕整個家竟陷入「犯法」的危境,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而才女的文才此際發揮了作用,救了一家人,既是才女又是賢婦,相當難得!
  • 在韓擒虎病重去世前夕,發生了兩件奇異的事情:一天鄰居的母親去探望韓擒虎時,發現他家門前儀衛儼整,猶如大王的威儀。老人驚訝地問這些人幹什麼……
  • 人們以摘星星摘月亮來比喻一件事的難度,同時又以此來表明自己的真心,大概就是因為做不到的原因吧。然而,唐朝有個人真的摘下了月亮,是障眼法還是真實的,不得而知。
  • 圖為《無名氏畫山水冊.泛舟遊江》。(公有領域)
    第二天一早,水面上冒出一股黑氣,瞬間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巨浪翻滾,三條幾丈長的大魚,還有數不清的小魚圍繞在身邊,一起順著水流遊走了。
  • 明朝河間府饒陽縣滹沱河,有一年發大水,大水蔓延到城池,土牆大多被水侵蝕,情況十分危急,城中的人們非常恐慌,不知如何是好。突然,有一個婦人當街高喊道:「一定要王春元祭拜,大水才能退去!」
  • 生性輕佻的朱生,因為一句玩笑話,引來了一場冤獄。(ChatGPT AI 製圖)
    縣衙上,縣令下令押上嫌犯,這時,突然衝出一人,瞪大眼睛怒視著縣令,大聲罵道:「你如此昏庸糊塗,怎麼能治理百姓!」
  • 一天,御史行台華公領著兩個隨從,拿著蠟燭進入了洞穴。(Gemini AI 製圖)
    華公看完嚇得發抖,冷汗直冒,原來公文上寫著自己的姓名,與今日的時辰。想到家有年邁的老母,嗷嗷待哺的幼子,華公不禁涕淚俱下。
  • 潘芝軒這才明白,那位剛離去的老婆婆,一定是位菩薩化身,才讓那些米都化成了珍珠!(Gemini AI 製圖)
    道光三年夏天,潘芝軒的家鄉發了一場大水,淹沒了許多村莊,饑民乞食載道,許多人餓死在路邊,朝廷的災糧又遙遙無期,潘芝軒便首先自己開倉把家裡積屯的糧米賑施給百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