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鑑】

會試時弄污了卷子 為何關帝君還托夢推薦他中舉?

作者:懷忍忍
圖為明 唐寅《陶穀贈詞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830
【字號】    
   標籤: tags: , , ,

「欲望」考驗人的修持,淡泊寡欲是不容易的修為,從其中可以看出一個人品德的力量,能否成就大事,而神目如電也在給人評分,為好修為的人送福。

關帝君推薦中舉

福建有位林姓孝廉,這一年他前往北京參加會試途經吳江,晚間,船停泊在江上過夜,望向江邊,有一座高樓緊貼著岸俯臨江面。

半夜裡,那座高樓突然起火,岸邊一片驚慌混亂。忽然,一位少婦從樓上墜入林姓孝廉的船中,身上只著薄薄單衣一件。林急急忙忙抓到一件狐裘丟給她,讓她遮體,並安置她在船艙中休息。他自己則點燈站在船頭,等候天亮。

天亮後,林就讓少婦上岸。那棟高樓雖然有部分被燒了,好在少婦的家還在。林某送她回家後便解纜起航,赴京趕考去了。

然而考試並不如預期得好,他不小心把卷子弄污了,也只能盡力而為了。誰知發榜時,竟傳來了登上金榜的消息,令他萬分欣喜。

他與同年進士們一同拜見「房師」(尊稱科舉時的薦卷房官),表達感謝之忱。

這時,房師特地對他說:「你有大陰德。我在閱卷時,看到你的試卷上有油污,就把它放入落選的那堆卷子中。後來我閉目小憩時,夢見一位紅臉長鬚的人(當是關公也)在批閱你的卷子,批道:『裸形婦,狐裘裹。秉燭達旦,汝與我。』我醒來後,發現你的卷子已放在桌上,於是就推薦你中舉。」

林聽後,便將自己在吳江泊船過夜時救了一少婦的事說了出來。房師聽後嘖嘖稱奇,善有善報來得何其之快!

那時,在場的同年進士中有一個來自吳江的,即向林跪拜,說道:

「當時從樓上墜下的少婦正是我的妻子。那晚我外出赴宴,聽聞江邊失火,急忙趕回家,發現一婢一僕都已葬身火海。我以為妻子也必定遇難了。天亮後,卻見她披著華麗的狐裘回來。詢問她怎樣躲過火災的,狐裘怎麼來的,她說了逃生的經過,並說狐裘是船上的人贈與的。我心生懷疑,以為她鐵定受辱了,便將她遣回母家,表示夫妻情斷義絕了。沒想到是年兄救了她的命,還保全了她的清白,真是恩重如山!怪不得天神顯靈舉薦年兄!」

房師感嘆道:「若不是聖帝(關聖帝君)顯靈,你這吳江生就成了負心人,而夫人也會終生蒙受不潔之名。你當立即籌劃和妻子和好如初。」

吳江生流下了眼淚道謝,心中的感恩更是難以言表。回家後,他與妻子有幸重歸於好。林某中舉後被任命為浙江縣令,途中順道去拜訪這對夫婦。夫妻二人歡喜地迎客拜謝,那件狐裘就放在一旁,表示他們永遠不會忘記這段恩情。

韓琦退妾 子孫昌盛

韓琦(字稚圭),宋朝相州安陽人(今河南),弱冠擧進士,名列第二,擔任過陜西宣撫使、同平章事(宰相)、司空兼侍中、鎮安武勝軍節度使、司徒兼侍中判相州等等職務,與范仲淹、歐陽修、司馬光、王安石共過事。

韓琦是位文人,與范仲淹一同屯兵抵禦西夏時,人心歸向,人稱「韓范」。當時邊民傳唱:「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

韓琦執宰相之政時曾經買了一名妾,叫張氏,容貌出眾。當買賣書契完成後,張氏忽然落淚。韓琦詢問原因,張氏才說:「我原本是修職郎郭守義的妻子,因為守義在湖南做官時,被朝廷派來考核的使者誣告,失官失俸祿,家中無以為繼。現在是秋末歲尾了,天氣寒冷,全家人都處在飢寒之中,我擔心孩子們要死在京城,所以前來賣身。」

韓琦聽後心生悲憫,便讓她帶著錢回去,並約定事情澄清後再來見他。

後來郭守義洗雪了冤情,張氏如約前來。這時韓琦卻不與她相見,並派人告訴她:「我如今位居宰相,怎能納部下之妻為妾。當初給你的銀錢無需歸還。」同時,他將購買契約還給張氏,又額外贈予她二十兩銀子,幫助她重建家庭。張氏感激涕零,遙拜後離去。

後來,英宗在位時,韓琦受封為魏國公,諡號忠獻。韓琦相三朝,立二帝,其子忠彥,繼登相位,其他四子均為公卿,曾孫也為宰相,一門昌盛無比。

不動色心 得神助受福報

明宣宗宣德年間,曹鼐擔任泰和縣典史。某次追捕盜賊時,在驛亭抓捕了一名女子,美貌如花。這個美貌女子有意委身曹鼐。曹鼐自律道:「怎能侵犯處子呢?」於是取出一張紙,寫下「曹鼐不可」四個字,然後將紙燒掉。這一宵他都保持心志不動。天亮後,便召來女子的家人領回家。

後來,曹鼐參加殿試,答策時忽然有一張紙飄到面前,上面寫著「曹鼐不可」四個字,曹鼐隨即文思泉湧,最終狀元及第。曹鼐能克制自己,不為色動心,而後能成就大事,也招來福報。

資料來源:《小豆棚》《太上感應篇註訓證選輯(十五)》《宋史》《安士全書》@*#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管是村婦也好官員也罷,無論何等人,命運都給予平等的機會——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為什麼閻羅王禮敬一村婦呢?為何狐妖霸占了孝廉家書房,可是卻在孝廉家的僕婦住進書房後,自動打包離開呢?
  • 世間所有的緣份,都離不開因果輪迴。今生遇見誰、愛上誰,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今生對你好的人,一定是前世欠你的;今生你情不自禁要對其好的人,也是你前世虧欠他的。今天就講講清朝梁恭辰編撰的《勸戒錄》中,兩個女婿討債的因果故事。
  • 人間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包括人間的劫難也是如此。人心變壞了,上天就要安排不同的劫難,來給人消業。清朝梁恭辰撰寫的《勸戒錄》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 清朝嘉慶年間,福建廈門有十三家規模比較大的洋行,他們每年都要各自向廈門廳海防同知衙門交納兩三萬額外的費用。這樣使得該衙門裡的幕僚、衙役收入也很高,他們每日豪賭,衙門內外設有七八個賭局,徹夜不止。
  • 清朝嘉慶己卯年(1819年),浙江紹興城大路口有一條乞丐船停泊在河邊,船艙內有一名老婦和她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共五口人,他們都上岸去乞討。
  • 世間人一般看不見冥界,但是不時也有傳聞冥界生命以特殊形式顯現的事情。陰陽有分界,冥界的生命並不能在陽界肆意而為,那為何能到陽界來起「騷擾」呢?背後都是有原因的,這原因往往跨越一生一世。本文就來講一個發生在清朝光緒年間的真實故事。
  • 清朝官員、畫家錢維城錢文敏公,自幼就十分聰慧,十歲就能作詩,十九歲就中了舉人,在乾隆十年(1745),也就是他26歲時高中狀元,被授翰林院修撰。
  • 清朝嘉慶六年(1801年),江南鄉試考場有個姓李的書生應考,又一次落榜。他是沮喪,便與同樣也是落榜幾次的友人王生,想一同尋訪高人,為他們解惑。他們聽說江蘇茅山上有一位睡和尚,能預言人的吉凶禍福,而且說得很準,就一同前往茅山尋訪他。
  • 清朝江西撫州貢生祝士撐,為人憨厚正直,樸實誠實,從未說過欺騙人的話。他每天堅持寫《功過格》,歷時十年都沒有懈怠。《功過格》是古代自記善惡功過的一種簿冊。善言善行為「功」,記「功格」;惡言惡行為「過」,記「過格」。逐項以正負數字標示,功過相抵,每月每年檢視其分數。
  • 曾在乾隆五十二年考中榜眼、後來擔任道台的孫淵如,與在乾隆五十五年考中榜眼、後擔任翰林的洪稚存,兩人在還沒有考中前,一起在陝西巡撫畢沅府中做幕僚。當時有個長安縣的某生員,告發咸陽縣的一名生員偽造妖書,暗中結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