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有報】

死後告狀懲罰凶手 昭顯因果報應

作者:懷忍忍
城隍審判人間是非曲直,執行天道。圖:城隍廟。(蘇玉芬/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07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天地人間有恆常之道:「善惡有報」!而有些時候,追訴惡人在人世間並不明現,卻是在陰間審判執行的。

陰間狀告城隍爺

清朝後期在安徽渦陽縣發生了一件陰間告狀的報應事件,這個冤案及其隨後的慘痛報應情狀足以給予世人深刻的警示。

在太平天國時期,安徽出現了一位反抗王朝的反王,名叫苗沛霖,他公然反叛,當時掌握數十州縣的勢力。然而在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被清軍消滅了。

話說到故事的主戲。當時,渦陽縣的縣令和當地富戶李坤發生了矛盾。李坤不僅富有,還擁有「貢生」的身分。貢生是表現優秀的秀才,被選入國子監讀書,只要通過朝廷考核就能直接成為官員。因此,李坤對縣令毫不畏懼,當縣令號召富人捐款時,李坤公然拒絕捐獻。

縣令對李坤早已懷恨在心。此際,他趁朝廷要清理苗沛霖餘黨的時機,捏造偽證誣陷李坤是苗沛霖的餘黨,將李坤父子逮捕。當時參與造反是死罪,縣令的目的就是要將李坤父子置於死地。李坤父子被縣令屈打成招後,被押解到郡裡。郡裡的太守詢問李坤後得知是冤案,就準備為他平反。

然而,縣令得知消息後急忙賄賂太守的幕僚五百兩白銀,幕僚就開始勸說並挾持太守。或許太守被幕僚抓住某些把柄,最終太守違心地同意縣令對李坤初審的死刑判決。李坤父子最終冤死,家中的婦人和孩子,在失去生路之下相繼離世,可謂家破人亡!

那一年冬天,有個乞丐夜宿城隍廟中。一天,他四處訴說自己昨夜的奇夢:夢中城隍神高坐在神台上,下方跪著一名囚犯,乞丐定睛一看竟然是太守的幕僚,旁邊是李坤父子,正在控訴害死他們的壞人。夢境清晰無比,乞丐的夢至此就驚醒。

他悟到,神已經受理了李坤的冤案,雖然幕僚還活著,但在另一個空間,他即將遭受報應。他把夢境所見告訴了他人。眾人私下裡議論紛紛:那些壞人將會面臨怎樣的下場?

不久之後,太守突然生病而亡;太守的幕僚隨即全家患病,不久後便全家亡故;接著渦陽縣令的兩個兒子相繼夭折。縣令本人也得了怪病,身體漸漸腐爛,皮膚脫落,最終全身幾乎沒有一塊完好的皮肉。縣令在痛苦呼號了十多天後才結束生命,期間不斷告訴人們,是李坤父子的冤魂正在向他索命,並詳細坦白了如何陷害無辜的全部過程。

死後告狀

南齊朝,豫章王蕭嶷為齊高帝蕭道成之次子、齊武帝之弟,擔任大司馬太傅一職。他性格寬厚仁慈,廉潔節儉,深受朝臣和百姓的喜愛與擁戴。然而,在齊武帝永明十年突然辭世。

蕭嶷離世後,有一天出現在侍中左僕射沈文季(字仲達,為人寬雅正直)面前,對他說:「我的生命本不應該終結,太子長懋(武帝的長子)心懷嫉妒,將毒藥混入膏藥中,使我的傷口惡化,紅腫發炎,不能痊癒。他還在湯藥中投毒,導致我腹瀉不止,最終喪命。我已向先帝陳情,索取太子的性命。」

蕭嶷說完,取出一張青紙文書交給沈文季,說:「我與你有著少年時的深厚交情,情同手足,因此請你將這份文書呈交給皇上。」沈文季內心驚恐,將這一切隱匿在心底,不敢外泄。

次年,齊武帝永明十一年正月,太子長懋突然辭世。果然,蕭嶷死後對沈文季的一番話是真的應驗了。太子長懋受到冥府的懲罰,在陽間無法續命了。

兩個事件中作惡害人者都自作自受,即便是因為違心的應合惡人,同樣是在造業、犯罪,一樣要承受後果。

第一個故事中的太守先遭報,隨後是幕僚,最後才是害人的元凶——縣令,死得一個比一個慘,說明有時候最壞的人,那元凶首惡,反而是最晚才遭報應的,當然其惡報必然也是最重、最恐怖的。我們完全沒有必要因為大惡人或大的邪惡勢力暫時還沒遭報應,而懷疑善惡報應的必然性;在人世間被奸詐掩飾的犯行,也逃不過天眼,陰間冥府也會行天道、執公義。善惡必報是天理,誰能躲得過呢?報應即使不在今世,也難逃來生!

資料來源:《洞靈小志 卷五 渦陽案》《齊豫章王嶷傳》

─點閱【善惡有報】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管是村婦也好官員也罷,無論何等人,命運都給予平等的機會——自己決定自己的未來。為什麼閻羅王禮敬一村婦呢?為何狐妖霸占了孝廉家書房,可是卻在孝廉家的僕婦住進書房後,自動打包離開呢?
  • 世間所有的緣份,都離不開因果輪迴。今生遇見誰、愛上誰,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今生對你好的人,一定是前世欠你的;今生你情不自禁要對其好的人,也是你前世虧欠他的。今天就講講清朝梁恭辰編撰的《勸戒錄》中,兩個女婿討債的因果故事。
  • 人間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包括人間的劫難也是如此。人心變壞了,上天就要安排不同的劫難,來給人消業。清朝梁恭辰撰寫的《勸戒錄》中記錄了這樣一個故事。
  • 清朝嘉慶年間,福建廈門有十三家規模比較大的洋行,他們每年都要各自向廈門廳海防同知衙門交納兩三萬額外的費用。這樣使得該衙門裡的幕僚、衙役收入也很高,他們每日豪賭,衙門內外設有七八個賭局,徹夜不止。
  • 清朝嘉慶己卯年(1819年),浙江紹興城大路口有一條乞丐船停泊在河邊,船艙內有一名老婦和她的兒子、兒媳、孫子、孫女,共五口人,他們都上岸去乞討。
  • 世間人一般看不見冥界,但是不時也有傳聞冥界生命以特殊形式顯現的事情。陰陽有分界,冥界的生命並不能在陽界肆意而為,那為何能到陽界來起「騷擾」呢?背後都是有原因的,這原因往往跨越一生一世。本文就來講一個發生在清朝光緒年間的真實故事。
  • 清朝官員、畫家錢維城錢文敏公,自幼就十分聰慧,十歲就能作詩,十九歲就中了舉人,在乾隆十年(1745),也就是他26歲時高中狀元,被授翰林院修撰。
  • 清朝嘉慶六年(1801年),江南鄉試考場有個姓李的書生應考,又一次落榜。他是沮喪,便與同樣也是落榜幾次的友人王生,想一同尋訪高人,為他們解惑。他們聽說江蘇茅山上有一位睡和尚,能預言人的吉凶禍福,而且說得很準,就一同前往茅山尋訪他。
  • 清朝江西撫州貢生祝士撐,為人憨厚正直,樸實誠實,從未說過欺騙人的話。他每天堅持寫《功過格》,歷時十年都沒有懈怠。《功過格》是古代自記善惡功過的一種簿冊。善言善行為「功」,記「功格」;惡言惡行為「過」,記「過格」。逐項以正負數字標示,功過相抵,每月每年檢視其分數。
  • 曾在乾隆五十二年考中榜眼、後來擔任道台的孫淵如,與在乾隆五十五年考中榜眼、後擔任翰林的洪稚存,兩人在還沒有考中前,一起在陝西巡撫畢沅府中做幕僚。當時有個長安縣的某生員,告發咸陽縣的一名生員偽造妖書,暗中結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