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人物

【漂流传奇】港漫画家孙威军开启“随意门”
一年一度的“香港动漫电玩节”刚落幕,对于钟爱日本动画,又支持本地创作的观众来说,近来有一部作品值得留意:正热播的动画《胆大党》第2季中,就有香港漫画家的名字默默闪耀——他就是孙威军,一位用三十年耕耘换来今日回响的创作人。从童年的翻版《叮当》,到误闯日本动画界,他用一笔一画,证明港漫仍有希望。
【未解之谜】天涯寻法 舍命进入西藏的法国奇女子
一位法国女子为何冒死闯入雪域禁地?日记中留下一句话:“不到拉萨,宁可死去”!背后的真相震惊世界!
首位南极女婴诞生故事 现实版“冰雪奇缘”
那是一个天气极端恶劣的傍晚,风雪如刃、天地一色。1978年5月27日,南极半岛北端的阿根廷陆军希望基地(Base Esperanza)寒风凛冽,在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封之地,零下30度的恶劣环境中,一个小生命正悄然降临。没有医院,没有救护车,一个顽强的女孩来到了世间,她就是Marisa de las Nieves Delgado——历史上首位在南极出生的女性。如今,这位“南极女婴”也已经成家立业,成为律师,定居于美国纽约。
高谭公园唤醒沉睡空间 布鲁克林桥底绿色奇迹
在曼哈顿下城的布鲁克林大桥底部,一片曾经被忽略、荒废十余年的空间,如今正缓缓苏醒,长出属于社区、属于未来的绿意与希望。从一片废墟到免费的社区公园,无疑是一场奇迹。而这场奇迹的主角,是高谭公园(Gotham Park)的创办团队,以及他们身后不曾缺席的纽约居民群像。一座由下而上推动的公共空间,也是一段属于社区的集体创梦故事。
逆境不言弃 善举获铭记:美籍华人乱世筑梦
二十世纪中叶的中国大地,风雨飘摇,曾经怀抱大学梦的容锦爱,如何在父亲被打成“右派”、文革肆虐、下乡劳动的重重困顿中,锻造坚韧意志,一步步踏上偷渡澳门、最终前往香港、美国求学的惊险旅程?来到美国后,她才发现祖父曾经在密西西比的小镇留下令人感动的善举,整个小镇的居民都在纪念他,甚至州长为其特别签署表扬状。而容锦爱的两个儿子,也在美国学有所成,成为顶尖专业人士。容家四代人的故事,正是美籍华人远离家乡,白手兴家的缩影。
点亮生命的火光 台湾策展人的浪漫相遇
李美华(Luchia Meihua Lee)是台美文艺协会(TAAC)的灵魂人物,一位深耕艺术推广、用爱与信念在异乡开出花朵的文化耕耘者,一名资深策展人。她与挚爱Ken携手走过风雨,也为台湾艺术在美国落地生根,燃起灿烂不灭的光芒。这不仅是一段旅程的回顾,更是一封献给勇气、爱与归属的深情告白。
旅美台湾画家张家玮的岛屿之梦
来自台湾新北市的艺术家张家玮,从美术教职转为全职艺术家,长年以画笔探索家族记忆、文化认同与生命情感。历经近两个月的筹备,张家玮在纽约的首个个人展览于今年6月21日拉开序幕,台美文艺协会(TAAC)主办的“岛屿生态艺术”(Eco Art on Island)主题迎来第二轮艺术家展览。张家玮的个展《岛屿之梦》以“自由、牺牲与重生”为主题,描绘在美国的台湾移民三种人生状态。
扎根自由之都 艺术家移民的台美之缘
如果说缘分是丝线,那么在线上串连的,就是一个个特别的人,尤其在美国的新老移民,都有精彩纷呈的故事。今期《纽约风情》带读者走入台美文艺协会(TAAC)创办之路和艺术家的故事。
从台湾岛屿记忆到全球航线 纤维地图文化寻根
台湾艺术家邓文贞从西拉雅平埔族的血缘记忆出发,结合她在法国的留学经历与台湾原住民传统手艺传承,创作出一件件富含时间与地域感的作品。继去年台美文艺协会(TAAC)总督岛驻村计划带来大型纤维地图作品后,今年文贞再次到访纽约,集结10年的心血,邓文贞带来30件纤维艺术作品与立体装置来到天理文化学院艺廊,首次在纽约举办个人展览,展期至6月28日。她并将继续在总督岛驻村创作,以台湾美食鲜蚵面线为主题带来新的作品。
浅谈“善有善报”
史都华先生的精神值得我们传承。我们可以努力延续他人的善举,我们心里明白:我们的善行上天都看得见。
5/8他生日 红十字会之父:亨利‧杜南
谈到红十字会,大家对它并不陌生,在学校、火车站等地方,可能看过红十字会的捐血车,在媒体上经常也会获得一些相关讯息。可是,大家是否知道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红十字日”,同时也是红十字会创办人亨利‧杜南(Jean Henri Dunant,1828年-1910年)的生日。
“失落的越南”——南澳阮氏亲述逃亡与新生之路
越战结束半个世纪后,亲历苦难的阮氏一家讲述了他们的可怕逃亡以及在南澳建立起新生活的历程。
香港画家新作记录旧区 为城市变迁留下墨彩
在这个城市以光速改变的年代,仍有人愿意选择停下来,用画笔捕捉那些即将消失的风景。张学敏(Richie)正是这样一位用心感受香港脉搏的速写画家。他的首部作品集《城市墨彩》(Inking Cities Hong Kong),由香港老牌出版社陈湘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以水墨速写记录民俗节庆、旧区村落,和那些细腻的人情故事,为消逝中的香港人事物留下宝贵的纪录。
清末福尔摩沙茶 从珍贵历史影像看百年台茶生产旅程
台湾茶在19世纪清末到日治时代风靡欧美。当时欧美人士对于香气迷人的“福尔摩沙乌龙茶(Formosa Oolong Tea)”,存在无限好奇与想像,一箱箱绘制精美的乌龙茶,从东方国度远渡而来,价格高昂且抢手。
港人在英国遇见百年社区农场
欧罗有机农场创办人黄如荣(Wing),这位来自香港的新移民,在英国的四年里,逐渐融入了当地社区,并透过英国特有的共享农地计划Allotment与本地居民的建立了深厚联系。这片幸运获得的试验田,让他的梦想在这片异国的农田中生根发芽,将香港的饮...
壮丽山河的守望者——画家黄宇立的艺术人生
黄干成,本名黄宇立,1959年生于嘉义六脚乡蒜东村,曾任小学校长,也曾在嘉义大学与南华大学担任助理教授。然而,在教育之外,他更是一位致力于水墨画创作的艺术家。他说:“教育是一个真的是非常可爱的工作,可以让我温饱,但不会让我成为富有的人。我们讲的春风化雨,教人的一个工作是积德,但最重要的是,让很多人成就自己。”
文化丝路对话 当台湾布袋戏遇上芝麻街布偶
伴随着飘扬的五彩布条、七彩霞光,有着绝世神功的侠客在操偶师的掌中翻腾跳跃,源自台湾的“金光戏”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戏的一大种类。同一时期,美国知名布偶剧电视节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猪小姐(Miss Piggy)与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师Jim Henson在1955年创造以来,成为美国电视、电影行业重要的文化象征。当台湾布袋戏来到美国,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本报记者专访现任台北偶戏馆馆长的蔡易卫,分享他两年前访美交流的经历。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54)
在他们具有生命的日子里,这个制度给了他们不堪言尽的苦难!这个制度在给他们制造了不公正后,又使他们寻求公益的过程成了更加苦不堪言的人生灾难。最后,还是这个制度“结束”了他们在人世间的痛苦--以结束他们生命的方式。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53)
二○○六年二月四日,我们发起了中国人“反迫害、反暴虐”的接力绝食声援行动倡议,该倡议迅捷变成了海内、外华人针对在中国肆虐了半个多世纪的权力、黑恶势力的抗争风暴。声援浪潮广及几十个国家及地区,得到了大多数国际主流媒体的关注及支持。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52)
鉴于目前的暴力恐怖现实,鉴于参加绝食抗争的勇敢公民遭到中国政府野蛮迫害的残酷现状,鉴于我作为维权抗暴义工的工作条件已全部被非法剥夺,现就今后维权绝食抗暴的形式特作以下紧急声明: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51)
最近几年来,中国各地不断惊现在政府主导下的、以凶残下流的黑社会手段非法野蛮殴打、绑架、拘禁甚至杀害依法和平维权公民的恶劣事件。这是野蛮的专制独裁暴政至垂死期的必有现象。在这种蔑视人类基本尊严、反文明、反道德的体制中,腐败司法制度本身就是这种“反人类文明”邪恶力量中最凶残、有机组成的部分。公、检、法既荒诞却又是在这种制度下必然成为暴力扼杀、阻绝公民法律诉求最为凶残的打手。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50)
自由、民主、法治的社会制度必定会在中国建立,这是今天的我们绝不怀疑的。自由、民主、法治中国的到来也绝不是今后遥远年月的美景!
美国梦的传承 港妈延续父辈善举回馈社区
50年前的美国洛杉矶(Los Angeles),有一对从香港来的夫妇,带着四个儿子来到异国他乡生活,为他们的“美国梦”拼搏,在英文零基础的情况下,来到一个没有华人的犹太人社区居住,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心协助。多年后大儿子长大成人,迎娶了一名香...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49)
十几日几乎昼夜不断地对政府控制集团几年来野蛮迫害自由信仰者的真相调查,今日暂告一段落。因家中仅有妻子及孩子,而家门口又二十四小时围堵着今日人世间名声最为恶劣,最无道德且无恶不敢为的中国警察群体……每得闲隙,对被围中的妻儿揪心的念及应时而至,愿主保全她们的安危!
【漂流传奇】香港马拉松教练 不屈命运跑出奇迹
邀请了移民美国纽约的黄家保分享他的移民故事,其实他在香港时,是一名马拉松教练。他原本从事多媒体设计工作,后来转为全职运动教练,受他帮助的学生超过2,000人,IG专页粉丝人数超过5万。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48)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中国大陆著名律师高智晟的夫人耿和,公开发表退党声明,抗议当局对高律师及其家庭不断升级的打压和骚扰。
两百年七代人传承 从台湾走向世界的皮影戏
“我们东华皮影戏团,在1956年的时候就应邀到菲律宾演出了,可以说是台湾第一个最先出国演出的团体,我爸爸50年前也来过美国演出,当时巡回三个月,可见皮影戏很受外国人青睐。”来自台湾高雄的东华皮影剧团团长张榑国如是说,剧团成立于清朝嘉庆年间...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47)
在这一百天里政府为了让我感到它的强大——无处不在且无所不能的能量——它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它投入围堵我的车辆,在它们以为的特殊日子里,达到每天四十多辆。以围堵、跟踪、搅扰,发展到现在的二十四小时围控。最初的十几人,一路调升至现在每日的一百多人。
“地狱走一遭” 鲍承模撰写回忆录《共产哀歌——红旗下的岁月》
历经六年,美国纽约州教育专家鲍承模完成了回忆录《共产哀歌——红旗下的岁月》,写下在中国大陆32年的苦难经历。“‘专制社会把人变成鬼,自由社会把鬼变成人。’我的经历正是这句话的最好写照。”鲍承模说,“希望中国人不再受我受过的苦。”
《神与我们并肩作战》(46)
最近几天的迹象表明,如果技术或者是方法允许的话,北京市公安局的个别领导会毫不犹豫地切断我一家大小的喉管而绝不会去考虑道德和人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