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世古鉴】

半百富翁心生一念转变人生 孝廉温情“家书”救了一家人

作者:怀忍忍
善心、慈悲和不夸耀的施舍都是天道所赞美的。天道好还!(桃园市农业局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178
【字号】    
   标签: tags: ,

杭州城富翁的善举

杭州城的一位富翁家财富比王侯,而且姬妾众多,然而一直无子嗣,他心中十分忧虑。富翁年过五十,感叹自己无后,觉得巨额财富也没用处,于是立志行善事,而且低调行事,不为人知。次年,他的一位姬妾生下一个男孩,富翁甚是宽慰。

富翁的儿子在七岁时患上了环唇七疔,痛彻心髓,病情极其危急。富翁悬赏白金三千镒,将精于医术的都罗致家中。然而结果令他更忧心,所有医生都束手无策,纷纷辞去。

富翁心急如焚之际,有一位老妇人来到他家门前乞讨。家仆不满老妇人在门前聒噪,就要把她赶走。但富翁听闻后责备仆人,亲自送给老妇食物。老妇感谢富翁,并询问他为何一脸忧愁。富翁就告诉她自己儿子的病情。老妇说她的儿子曾患类似病症,被一位异人指点,称此病名为“七星攒月”,危险无比,但只需用十二岁以下小儿所下的蛔虫百条,捣成药饼外敷即可治愈,她的儿子因此治好了。富翁大喜,立即悬赏寻找蛔虫,一些小儿的父母们纷纷献上自己儿子所下的蛔虫来求赏。

富翁依照老妇所说的方法给儿子施治,果然儿子很快康复了。富翁想起老妇,便派人去找,然而老妇已不知去向,而富翁送她的食物仍在。有传闻说,这位老妇是观音菩萨化身,因富翁虔诚信奉观音,故而得到观音显灵相助。富翁之子在二十岁时考中进士,不愿做官,终生侍奉双亲,并生下五个儿子,个个成才。富翁的家族世代中举不绝,富贵荣盛。

这位富翁在耳顺之年幡然省悟,多金何益,因而立志行善。里乘子感叹,坚定如一行善难,不求人知尤难!人们说善恶必报!苍苍上天,何尝丝毫负于人呢!

叶孝廉的慈悲

清苑(河北省中部)的孝廉叶某接到一封天外飞来的“家书”,这“家书”显然是送错地方了。然而他觉得自己又不能置之不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叶孝廉收到的这封信,内容是一位母亲写给在外求学准备科考的儿子的家书,信中表达了母对儿子的思念,儿子在外数年,未送只字片语返家,母亲心中悬念深重,盼望能与儿子相见,同时告诉了家中窘况。信中说:

我一天天衰老,媳妇贤孝侍奉我尽心尽力,日日经营饮食,心劳力竭,家中本穷困,现在更是难以维持了。若不将媳妇改嫁,势必我俩都要饿死,然而媳妇不忍离去,我亦不忍割舍,故托付信使将信带去,希望儿子能回信决定妻子的去留。

叶孝廉知道可能他和受信者姓名相同,所以信误投到他这儿来了,但他不忍看到这家人因穷困而家破人亡。于是他当下就决定伸出援手。他准备了二十两白银,并以那个儿子的名义,写了一封的温暖满溢的回信,请信使带回。

在信中“儿子”表达自己的思念:自己虽有幸中第,但有事纠缠无法马上动身返家,将尽快归去,请母亲与儿的媳妇暂时忍耐窘境,先用这二十两白银过生活。儿的媳妇贤孝,儿一直深信无疑,请暂且忍耐贫苦,儿子归家后自有料理。团聚不远了,决不再因事延迟。

这位母亲收到信后,十分欣喜,儿子果然有成了!于是就用那二十两白银带着儿媳来到清苑按址寻找“儿子”。当她与叶孝廉见面时,才发现事情有误。然而,叶孝廉并没有赶走她们,反而为她们安排住处,供应日常生活所需,并答应会帮忙寻找她的儿子。

最终,这家的儿子果然得到乡试的举荐归来。他寻母不得,终于前来清苑得以团聚。他们一家人对叶孝廉的善举感激泪下。那儿子感泣叶孝廉的高义,与之结为金兰兄弟,感情深厚,超越血缘关系。叶孝廉的子孙,相继受到乡人举荐,其好善之报,自不在言下!

“人心即天心也!”叶孝廉的所为能暗合天意,得到天意的赞许。百世之后,其事也会为人同声感泣。天道好还,报施善人;袓上积德,报及子孙。这样的善事不必占卜即可预知吉凶矣!

善心、慈悲和不夸耀的施舍都是天道所赞美的,天道好还,对善人善举的回报,永远不会落下!@*#

资料来源:《里乘》

——看更多 【救世古鉴】系列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世间所有的缘分,都离不开因果轮回。今生遇见谁、爱上谁,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今生对你好的人,一定是前世欠你的;今生你情不自禁要对其好的人,也是你前世亏欠他的。今天就讲讲清朝梁恭辰编撰的《劝戒录》中,两个女婿讨债的因果故事。
  • 人间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包括人间的劫难也是如此。人心变坏了,上天就要安排不同的劫难,来给人消业。清朝梁恭辰撰写的《劝戒录》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 清朝嘉庆年间,福建厦门有十三家规模比较大的洋行,他们每年都要各自向厦门厅海防同知衙门交纳两三万额外的费用。这样使得该衙门里的幕僚、衙役收入也很高,他们每日豪赌,衙门内外设有七八个赌局,彻夜不止。
  • 清朝嘉庆己卯年(1819年),浙江绍兴城大路口有一条乞丐船停泊在河边,船舱内有一名老妇和她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共五口人,他们都上岸去乞讨。
  • 世间人一般看不见冥界,但是不时也有传闻冥界生命以特殊形式显现的事情。阴阳有分界,冥界的生命并不能在阳界肆意而为,那为何能到阳界来起“骚扰”呢?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这原因往往跨越一生一世。本文就来讲一个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的真实故事。
  • 清朝官员、画家钱维城钱文敏公,自幼就十分聪慧,十岁就能作诗,十九岁就中了举人,在乾隆十年(1745),也就是他26岁时高中状元,被授翰林院修撰。
  • 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江南乡试考场有个姓李的书生应考,又一次落榜。他是沮丧,便与同样也是落榜几次的友人王生,想一同寻访高人,为他们解惑。他们听说江苏茅山上有一位睡和尚,能预言人的吉凶祸福,而且说得很准,就一同前往茅山寻访他。
  • 清朝江西抚州贡生祝士撑,为人憨厚正直,朴实诚实,从未说过欺骗人的话。他每天坚持写《功过格》,历时十年都没有懈怠。《功过格》是古代自记善恶功过的一种簿册。善言善行为“功”,记“功格”;恶言恶行为“过”,记“过格”。逐项以正负数字标示,功过相抵,每月每年检视其分数。
  • 曾在乾隆五十二年考中榜眼、后来担任道台的孙渊如,与在乾隆五十五年考中榜眼、后担任翰林的洪稚存,两人在还没有考中前,一起在陕西巡抚毕沅府中做幕僚。当时有个长安县的某生员,告发咸阳县的一名生员伪造妖书,暗中结党。
  • 清朝江苏溧阳县县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诉讼的书吏,姓焦。他为人正直,常常为众人排忧解难,因此为乡人所尊敬。他邻居家的儿子,年龄不到十八岁,但却好勇斗狠,焦某少不得为他调解事端,是故邻家子对他十分感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