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史实

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学和文学

如意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史学

《左传》是解释《春秋》的一部完整的编年史,作者左丘明。全书六十卷十八万字,按年月顺序叙述了春秋二百四十多年中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相传作者也是左丘明,全书共二十一篇,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历史。

《战国策》为西汉末年刘向所编,共三十一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各国的说客与辩士的策谋权变,以及政治、军事和各国的关系。

《竹书纪年》原称《纪年》或《古书纪年》,是战国后期魏国人所撰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叙从夏代到魏襄王二年(公元299年)之间的历史。

文学

伟大的诗人屈原,名平,战国末年楚国人。楚怀王时任“左徒”,他面对楚国的衰落,主张革新图强、联齐抗秦,但遭到楚怀王近臣与宠妃的妒嫉和谗毁,一再被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郢,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投汨罗江以身殉国。后人为纪念屈原,把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

屈原以民间歌谣的形式,融合了远古的神话和传说,开创了楚辞文体。《离骚》、《天问》、《九歌》是其不朽的代表作,几千年传唱不衰,所以楚辞又称骚体。

(摘自香港大纪元)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立人伦 定嫁娶 中原史实
  • 越国,齐海,陶地;谋士,相国,富贾。三种角色,三重人生,却在春秋时期一位叫范蠡的人身上,呈现出神奇的统一。“重农抑商”历来是古代中国的治国传统,故而历史上能征善战者有之,辅国效君者有之,但以商人身份名扬天下的却屈指可数。范蠡以布衣之身,不仅官至将相,位极人臣,更能果断转型,投身商海,确立好善行德的商人形象,丰富了商人文化。他的才学与经历已教人惊叹,他所奠定的“中华商道”更为后世传颂。
  • 古墓竹简惊现秦朝秘史!关于秦始皇,我们都被骗了?孟姜女哭倒长城是假的?历史真相是什么?《未解之谜》
  • 清代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武亿,进士出身,擅长金石文字之学。他性格正直豪放,虽仅当过七个月的知县,但政绩赫然,受百姓爱戴。
  • 宋代有多繁华富庶就有多雍容风雅,不必说“四大发明”独占三项, “唐宋八大家”占了六家,李清照的“漱玉词” 婉转千古,但只“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仁宗一朝就群星璀璨,范仲淹、富弼、韩琦、包拯、欧阳修、文彦博……耳熟能详,家喻户晓。
  •  周瑜始终力挺少主孙权,朝“南面称霸”的目标奋勇前行,而在国家面临曹操数十万大军的存亡之际,周瑜力排众议,一力承担对抗超级霸主曹操大军的重责大任。
  • 眼见周瑜治军冷静严谨,拿捏两国分寸,进退之间,丝毫不差,刘备内心大为惊叹,深感敬佩。
  • 在朝廷众臣面前,周瑜不疾不徐地分析胜败关键。话毕,随即自荐:只需三万精兵,就足以抵抗曹军。 周瑜的一席话,令众人精神大振。当下,孙权心意遂定,正式拍板连蜀抗曹。刘备与孙权顺利结盟,决定共同携手打一场以寡击众的世纪之战。
  • 鲁肃立即动身亲赴荆州与刘备联络。相传他骑上一匹白马,沿着长江西奔。白马驮着主人跋山涉水,日夜兼程,铁蹄都磨破了。
  • 建安五年,孙策去世前,解下身上的印绶交给二弟孙权说:“率领江东将士,与天下争战,你不如我;但是,举贤任能,使人才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就不如你了!”孙策逝世,十九岁的孙权继位为吴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