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9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方晓报导)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再升温。中共广东省疾控局最新监测资料显示,广东基孔肯雅热病例单周新增201例。其中佛山市的病例仍高居首位。广东江门市官方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级响应。
基孔肯雅热主要由蚊子传播,通常会引起发热、关节痛、头痛和肌肉痛等症状。其迅速扩散的特点,对公共卫生防护体系构成了巨大挑战。
广东江门机关报《江门日报》9月20日报导,依据目前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情势,江门市官方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级响应。
中共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分为4级,强度由1级往4级递减。1级红色为“特别重大”、2级橙色为“重大”、3级黄色为“较大”、4级蓝色为“一般”。
广东省疾控局最新基孔肯雅热监测资料显示,9月7日至13日全省新增基孔肯雅热通报病例201例,均为本地个案。病例分布在佛山86例、广州41例、江门26例、深圳19例。
根据官方通报,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病例8月3至9日新增1387例、8月10至16日新增830例、8月17至23日新增336例、8月24至30日新增225例、8月31日至9月6日新增178例;最新一波通报统计达201例。
8月下旬,广东省卫生健康委通报了三起7月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计报告病例高达5000多例,其中引人关注的是佛山市顺德区的基孔肯雅热疫情,顺德区发病数为5295例,事件级别被列为“较大”。
这场疫情在病例暴增期间,官方未及时通报,低调处理。8月份官方更是声称疫情得到“控制”,强调“防控成效”,引发了外界对资讯透明度的质疑。
7月15日下午,佛山市顺德区卫生健康局首次通报了一起境外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本地疫情,当天全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478例。
据顺德区卫生健康局7月23日的通报,截至7月22日,该区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2934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
从7月15日到7月22日,短短一个星期,确诊病例数就增加了两千多例。
而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的通报,7月23日至7月31日,佛山市顺德区的本地基孔肯雅热病例数就增加了2361例。
外界对疫情的了解主要来自零星的本地通报。然而8月份,官方通报突出当地基孔肯雅热病例从高峰期下降。这种“高峰期隐瞒,下降期报喜”的模式,引发了民众对资讯透明度的深度质疑。
《新京报》曾报导,中国疾控中心病媒生物首席专家刘起勇承认,此次疫情发现较迟,一开始病例数就很多,导致本次出现较大规模爆发。
香港《明报》报导指,8月4日在疫情“源头”佛山顺德采访发现,有药房老板称早在6月初已有村民“中招”,但未引起防疫部门注意。
责任编辑: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