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人不可使无后 行善后代或可延寿

文/刘晓
贡生祝士撑有一个儿子叫祝家珍,颇好读书,每天都挑灯读到四更天。图为中式传统民间建筑示意图。(王嘉益/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911
【字号】    
   标签: tags: ,

清朝江西抚州贡生祝士撑,为人憨厚正直,朴实诚实,从未说过欺骗人的话。他每天坚持写《功过格》,历时十年都没有懈怠。《功过格》是古代自记善恶功过的一种簿册。善言善行为“功”,记“功格”;恶言恶行为“过”,记“过格”。逐项以正负数字标示,功过相抵,每月每年检视其分数。

祝士撑有一个儿子叫祝家珍,年十七岁,已是生员,也就是俗称的秀才。他颇好读书,每天都挑灯读到四更天,然后在书房中就寝。

一天早晨,祝士撑起来发现家中院门和屋门皆虚掩,惟有儿子的书房门紧闭如故。他担心夜晚可能有小偷入室,但查点物品,并无东西丢失。他隔着窗户叫儿子,但屋内却没有应答之声。心中担忧的祝士撑急忙推门而入,却发现儿子不见了。家里外头遍寻不见,祝士撑十分哀痛。

没想到,过了七天,祝家珍跟着族叔回来了。原来,在失踪的那个晚上,他坐在窗前,看到一个穿着古代衣冠的老人,把一张写有诗句的便笺放在桌上,诗的内容是:“星斗旌旗光炯炯,蛟宫龙户路悠悠。从今汝好骑鲸去,不食人间烟火愁。”祝家珍读完便笺,便跟随着老人而行。

奇怪的是,家中的门户对他们毫无阻隔作用。两人走出大门后一段时间,看见洪涛巨浪,喷激如雷。祝家珍正惶恐,忽然出现了一名金甲神,对老人道:“祝家珍来了吗?”老人回道:“来了。”金甲神又说:“刚刚接到了敕令,祝家珍阳寿已尽,本应回到水府,但因为他的父亲是个大善人,善人不可使无后。如今你仍旧护送他返回家中。他如果能行善积德,福寿也可以增加。”

于是老人领着祝家珍沿着原路返回,来到一个地方后,老人指着一条路说:“这里是青岚湖,向西走七十里就是进贤县,到那儿你就可以问路回家了。”说罢就不见了。

恍如在梦中的祝家珍猛地醒了过来,发现自己正躺在水边,衣服鞋子都湿了。这时东方已露白,他想起有一位族叔客居在进贤县,遂搭船前去找族叔,就这样他的族叔将他带回了家。

所以人但行善事,上天自有一杆秤。

故事载于清朝《劝戒录》〈祝士撑〉篇。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世间所有的缘分,都离不开因果轮回。今生遇见谁、爱上谁,都不是无缘无故的,今生对你好的人,一定是前世欠你的;今生你情不自禁要对其好的人,也是你前世亏欠他的。今天就讲讲清朝梁恭辰编撰的《劝戒录》中,两个女婿讨债的因果故事。
  • 人间的一切都是神安排的,包括人间的劫难也是如此。人心变坏了,上天就要安排不同的劫难,来给人消业。清朝梁恭辰撰写的《劝戒录》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 清朝嘉庆年间,福建厦门有十三家规模比较大的洋行,他们每年都要各自向厦门厅海防同知衙门交纳两三万额外的费用。这样使得该衙门里的幕僚、衙役收入也很高,他们每日豪赌,衙门内外设有七八个赌局,彻夜不止。
  • 清朝嘉庆己卯年(1819年),浙江绍兴城大路口有一条乞丐船停泊在河边,船舱内有一名老妇和她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共五口人,他们都上岸去乞讨。
  • 世间人一般看不见冥界,但是不时也有传闻冥界生命以特殊形式显现的事情。阴阳有分界,冥界的生命并不能在阳界肆意而为,那为何能到阳界来起“骚扰”呢?背后都是有原因的,这原因往往跨越一生一世。本文就来讲一个发生在清朝光绪年间的真实故事。
  • 清朝官员、画家钱维城钱文敏公,自幼就十分聪慧,十岁就能作诗,十九岁就中了举人,在乾隆十年(1745),也就是他26岁时高中状元,被授翰林院修撰。
  • 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江南乡试考场有个姓李的书生应考,又一次落榜。他是沮丧,便与同样也是落榜几次的友人王生,想一同寻访高人,为他们解惑。他们听说江苏茅山上有一位睡和尚,能预言人的吉凶祸福,而且说得很准,就一同前往茅山寻访他。
  • 曾在乾隆五十二年考中榜眼、后来担任道台的孙渊如,与在乾隆五十五年考中榜眼、后担任翰林的洪稚存,两人在还没有考中前,一起在陕西巡抚毕沅府中做幕僚。当时有个长安县的某生员,告发咸阳县的一名生员伪造妖书,暗中结党。
  • 清朝江苏溧阳县县衙中,有一名掌管刑事诉讼的书吏,姓焦。他为人正直,常常为众人排忧解难,因此为乡人所尊敬。他邻居家的儿子,年龄不到十八岁,但却好勇斗狠,焦某少不得为他调解事端,是故邻家子对他十分感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