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中国武术
武术漫谈
武术概论
武德武规
基本套路
武术名家
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中国宫殿陵寝
传统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国园林名筑
中国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国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风水测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文化百科
文化博览
文化典故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华夏智慧与趣味
民俗探源
婚丧寿喜
文化典故
罗刹海市 鬼域仙界之旅?(3)为何回不去仙境
风姿倜傥的马骥在经商旅程中遭遇飓风,漂流到了大罗刹国,在那里松绑了自己一向的道标准求得一官。终于他还是厌弃了涂面自污的日子,无心插柳,反而因缘际会在海市龙宫结了“奇缘”。然而,他为何从“仙境”又返回人间呢?
罗刹海市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小说改写
海市蜃楼
仙境
2025年8月19日 3:07 PM
罗刹海市 鬼域仙界之旅?(2)海市龙宫
风姿倜傥的马骥在经商旅程中遭遇飓风,漂流到了大罗刹国,那是个美丑爱尚迥异于华夏的“鬼域”。处处碰壁的马骥,涂面自污,讨好权贵、大王终而得到一个官职,终因一念之转离开了“鬼域”。此后,他无心插柳,反而因缘际会在海市龙宫结了“奇缘”。
罗刹海市
海市龙宫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小说改写
2025年8月14日 7:46 PM
罗刹海市 鬼域仙界之旅?(1)大罗刹国
蒲松龄《聊斋志异》的《罗刹海市》中,有鬼、人、仙三个界域。风姿倜傥的马骥在经商旅程中意外地到了大罗刹国,那是个美丑爱尚迥异于华夏的“鬼域”,在那儿处处碰壁的他把脸涂黑,迎合了权贵,终于得到一个官职,又因一念之转离开了“鬼域”。因缘际会,他巧入龙宫“仙境”结奇缘,然而他为何又返回人间呢?
罗刹海市
黑白颠倒的世界
聊斋志异
蒲松龄
小说改写
2025年8月9日 4:46 PM
安乐窝原来是这意思 超乎你的想像!
邵雍每天早晨起床,焚香安坐;到了傍晚,则斟酒自饮;高兴时,他还吟诗作乐。邵雍把自己的住处叫作“安乐窝”,意思是安贫乐道者的居处,他自称“安乐先生”。
安乐窝
邵雍
洛阳
颐和园
邵窝殿
乾隆
2025年6月18日 6:00 PM
是什么让监督官匆匆离去?
鲁恭担任中牟县令,注重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罚的方式。朝中大官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暗地里(私下)派人到中牟县去视察……
历史故事
鲁恭
鲁恭驯雉
2025年5月10日 8:45 PM
清明节怎样成为扫墓节?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处在春分之后,此时节万物清洁明净,所以得“清明”之名也。战国时代屈原《楚辞》说:“阳气发兮清明”。公元前的京房《京氏易传》云:“三月清明节在戌”。由此可见中国古人早在二千年以前对“清明”这个节气就有了深入的认识。那么清明节什么时候变成扫墓节呢?
清明习俗
介子推
扫墓
寒食
中华文化300问
2025年4月1日 7:33 PM
七星连珠史上最早出现在何时?完美七星连珠是怎样的景况?
天象奇观常常引起观星族的兴趣,也引得关心天象与世运吉凶者的关注,“七星连珠”就是其中一种!你可知“七星连珠”、“五星连珠”从遥远的时代以来,就是极受古代中国重视的天文现象,古来有句成语叫“珠联璧合”,就是指这个天文现象。“七星连珠”是什么意思呢?中国史上第一次七星连珠发生于何时?“七星连珠”是吉兆还是恶兆呢?
七星连珠
日月合璧
五星连珠
【中华文化300问】
五星聚
七星聚
2025年3月11日 8:59 AM
【成语故事】“呆若木鸡”为何能出神入化?
俗话以“呆若木鸡”来形容人愚笨或受惊吓发愣的样子。其实古代“呆若木鸡”意指人怎样的心理精神状态呢?在历史上,有精彩的故事,呆若木鸡战胜强敌,我们来看看。
成语故事
呆若木鸡
【成语数来宝】
背水一战
2025年3月6日 10:47 AM
传承二千年 元宵节俗内涵由来知多少?
元宵节是个天上人间交会的美好日子。一说到元宵夜,谁能不想起赏花灯呢,宋朝诗人一翦梅卢炳说“灯火楼台万斛莲”,元宵花灯照亮天人之间,一夕如昼,更少不了“灯谜”共欢伴,还有那元宵“嘉夜煮浮圆”让元宵的记忆更深印人心!你可知道这些元宵节俗的来源吗?嘉节当前,让我们一起来猜一猜、追一追元宵节俗的时空背景。
元宵
猜灯谜
汤圆
元宵节俗
中华文化300问
赏花灯
灯会
2025年2月11日 1:35 PM
古人见面的揖礼 传承数千年的精神是什么?
儒家认为揖让之礼“屈己敬人”的精神是君子之心的表现。而《易经》的哲理则以为屈己敬人的“谦谦君子,利涉大川”,就说谦退有益于人突破环境限制向四方发展。这些都是中华文化重视揖让的精神所在,而具体表现在生活中的主要场合就是见面的揖礼。
中华文化300问
作揖
礼乐
拱手
2024年11月19日 8:09 PM
【未解之谜】巧合还是命中注定?改变历史的大风
黄帝梦中之人转生老子?印度人和希腊人同宗?一阵大风带来的奇迹,真实的历史,超越你想像。
命中注定
大风
朱元璋
刘邦
印度人
赤壁之战
东南风
未解之谜
印度文化
2024年11月12日 9:54 AM
为何为逝世的家属“做七”? “七”是个吉数?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中华文化300问
做七
丧葬礼俗
2024年11月1日 9:41 AM
可知这些诗词名篇佳句 都是缘于九九重阳时?
王勃从滕王阁高处临观秋景,所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瑰伟绝特的景色就来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阳日。共赏九九重阳诗词的名篇佳句。
重阳节
重阳的诗词
九九重阳
2024年10月10日 9:20 AM
“月夕”和“夕月”展现古今两个不一样的中秋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中秋节
中秋
月夕
夕月
八月十五
中华文化300问
2024年9月14日 12:12 PM
中秋节:月亮 嫦娥和月饼交织天上人间的情缘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中秋节
嫦娥
月饼
嫦娥奔月
2024年9月13日 12:58 AM
除了称母亲妈妈 你还可以这样说!
有一种植物从中国的《诗经》产生的年代以来,就和一家的主妇发生了关联,从而衍生出一些代称母亲的名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名词也是代指母亲的,是什么呢?
萱草
萱堂日永
寸草春晖
手线
中华文化300问
2024年5月7日 9:46 AM
“功成画麟阁” 古代皇帝为功臣画像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画麟阁”或“入麟阁”代表著作为臣子的卓著功勋或最高荣耀。李白诗云“功成画麟阁”,杜甫抒怀“志在麒麟阁”。这一典故因何而来?这要从汉宣帝甘露三年说起。那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起辅佐有功之臣,于是命人在未央宫麒麟阁绘制了十一名功臣的图像。
皇帝
功臣
名将
画像
麒麟阁
凌烟阁
云台阁
紫光阁
汉宣帝
刘病已
汉光武帝
刘秀
唐太宗
李世民
2024年4月16日 8:24 AM
【未解之谜】日食背后的神秘力量
本世纪罕见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记者对日食如此反应?科学研究表明,观看日食可以强烈影响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发原始的归属感。
日食
全日食
扶摇
未解之谜
敬畏感
天人合一
2024年4月12日 9:00 PM
元宵猜灯谜:100题汉字和成语灯谜 体验传统游艺文化
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赏花灯,同时还有一种受到众人喜爱的活动——猜灯谜,伴随人约黄昏后,增添元宵的乐趣。 元宵猜灯谜的起源为何? “猜灯谜”在古早称为“射灯谜”,这名称起源于古代的一种“射覆”的游戏。“射”是猜测,“覆”是覆盖的谜底;“射覆...
成语灯谜
元宵节
猜灯谜
璀璨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300问
2024年2月24日 8:46 AM
年年有余 古人期待的不是鱼是什么呢?
“年”的古字写作“年”,从古来字形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余”,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们共同的祈愿是什么?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事起源于夏朝末年,源远流长。
年
年年有余
成语典故
中华文化300问
有年
2024年2月15日 9:26 AM
年俗“故事”:春联普及百姓家 由于这一人
门楹上挂上春联,将冬天的气氛一转成新春,千门万户立即焕然一新。除夕前,什么时候换上新春联好呢?在中华文化史上,当前的这种遍及百姓家的纸春联是何时开始黏挂的呢?
年俗
中华文化300问
春联
明太祖
桃符
2024年2月2日 8:50 AM
【未解之谜】龙年特辑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们就送走了温顺可爱的玉兔,迎来了瑞气万千的祥龙,这儿先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龙腾虎跃,好运连连。
未解之谜
扶摇
龙年
中国传统文化
天龙
营口坠龙
2024年1月2日 9:00 PM
冬至知多少?冬至文化典故与民俗集锦
冬至:夜从今夜短,日从今日长!冬至日阳光达到南至点将要北返,阳气从地底升起。你对“冬至”的内涵文化知多少?在此盘点冬至的重要的文化光彩与典故。
冬至
冬至吃汤圆
冬至吃馄饨
补冬
冬至一阳生
吃了冬至圆长一岁
一元复始
中华文化300问
2023年12月19日 9:13 AM
威赫西域的汉宣帝 一道柔情诏书显露夫妻的恩义
汉宣帝是史上有名的中兴之君,而他第一道诏书流露的“深情”更是史上流芳。于公于私,汉宣帝都显露了真挚又深刻的仁爱之心。
汉宣帝
皇帝小故事
故剑情深
诏求微时故剑
2023年12月10日 4:37 PM
中秋节:最接近仙界时空的节日
月到中秋分外圆!黄历八月十五日围绕着月亮的许多民俗传说,尤其是中秋节的神奇事儿纷纷涌上记忆的时空,让人回味中秋节的神奇时空!它们跨越了几千年的记忆,搭起仙凡之间的桥梁。
中秋节
嫦娥奔月
月中落桂子
钱塘潮
广寒宫
2023年9月29日 12:30 PM
秋诗一篇典故隽永 七月流火到底是什么“火”?
秋天多变的风貌往往容易触动人心,诗人咏秋的诗篇很多,其中有些在诗情画意中对应了秋天的季候典故,让秋的印象更深深印入人心田。我们来看一篇咏早秋的诗,体会其中简单二十个字中蕴含的丰富文化意境与深永的意味。
七月流火
中华文化300问
商飙
心宿二
秋天的诗
2023年9月4日 8:40 AM
“靠山”不可靠 皇上厚爱的驸马爷走上不归路
人们讲“靠山”是指人的后台撑腰的人事力量,“靠山”这一名词是怎么来的?它来自一段历史中的真实故事。故事晓谕我们:不论居太平乡或处乱世,作人能把住“良心”,不为名所俘,不被利益所诱,不畏强权欺压,不惧邪恶逼迫,就是处世最好的靠山!
靠山
救世古鉴
安禄山
2023年8月17日 8:33 AM
楚一丁:七夕新解 算算牛郎织女与天帝间的糊涂账
每年七月七,牛郎会织女。鸟鹊漫天喜,不负生生情。 作为中华传统的四大爱情神话之一,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华夏的历史上展示了其巨大的生命力。至今仍是中国人耳熟能详、老幼皆知的美丽传说。 每年七夕到来之前,人们都会想起牛郎织女那脍炙人口的...
七夕
牛郎
织女
天帝
楚一丁
新纪元
2023年8月15日 1:17 PM
中国哲学思想的智慧:虚室生白 吉祥自来
在中华文化的川流中,“虚室生白”是中华文化的思想观之一,它出现在道家思想中,也被历代不同的人事物取用,历来受到重视未有间断,成了一种处世智慧。“虚室生白”出自何处?我们的先人怎样用生命去实践这种精神?
虚室生白
庄子
璀璨中华文化
晏子
拒金
2023年7月26日 9:11 AM
林黛玉笑说要炖了“蕉下客”探春 原来玩笑出自一个典故
从《列子》引出的这则故事,后来演变为“蕉叶覆鹿”,用来比喻世间的荣辱得失犹如梦幻,一切宛如镜花水月;另有解读则是比喻把真事看作一场梦而一再判断失误。
列子
梦境
宋宝蓝
蕉叶覆鹿
2023年7月18日 8:19 AM
1
2
3
...
下一页
共有约 1122 条记录
竖琴的起源
四连血月不寻常?(2)“巧合”20世纪中国大变的血月
行香子‧鹏吟(四首)
无畏艰辛 不负英灵
浮生行吟:想想“长跑”这件事
怎样当个惹人爱的人?教你一个秘诀
七月十五中元节 怎么看待“鬼月”?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人生所遇无不可 我生百事常随缘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