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ochtimes
culture
news
life
arts
新闻
副刊
评论
体育
娱乐
电子时报
突破封锁
关于我们
投稿
正体
简体
文化百科
文明探索
人生感悟
文学世界
史海钩沉
人物春秋
教育园地
预言与传奇
文化博览
文化漫谈
神传汉字
文化典故
岁时节庆礼俗
服饰刺绣
民俗采风
中国武术
武术漫谈
武术概论
武德武规
基本套路
武术名家
中国建筑•名胜古迹
中国宫殿陵寝
传统民俗文物
奇石珍玩
名山名寺石窟
中国园林名筑
中国古代工程
茶文化
中国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命理五行
周易八卦
风水测字
八字命理
姓名起名
大纪元首页
副刊
文化网
文化百科
游艺•命理•武术
茶文化
中国名茶
茶仙茶道
文人茶趣
茶具茶泉
茶史茶俗
茶文化
茶文化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人生所遇无不可 我生百事常随缘
若说辉煌盛美的宋代茶道与文学交会成峰,在那高峰处,留名的是谁呢?宋代的东坡先生苏轼一生跌宕起伏,当他遭遇人生最大的变故坐乌台诗案从朝廷外放兀立于风雨之际,他依然不忘情山水茶味,随手将茶香朵朵融入诗心,作出许多出色的茶诗词,隽永的茶禅一味的内容反映他的生命哲学,余韵悠悠续千年。他茶词之句“百事常随缘,人生所遇无不可”,正是他在世间修心的写照。
中华茶道
苏轼
苏轼茶诗词
茶诗词名句
茶禅一味
2025年8月22日 7:59 PM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人间有味是清欢
“若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这是一副流传久远的响当当的茶联,常被风雅茶室引为楹联。上下联句都是出自大文豪苏轼之笔,其实出处不同,爱茶人给串成对联儿。另外在现代文学中广受喜爱的美学佳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也是出自苏轼,来自他的茶词。一起来玩味!
人间有味是清欢
从来佳茗似佳人
中华茶道
苏轼
苏轼茶诗词
2025年8月1日 7:03 PM
灵感梦中来 苏轼回文茶诗二首
宋代的大文豪苏轼的回文诗《记梦回文二首并叙》是诗史上少见的回文茶诗,余味回荡,好像好茶滋味口中回甘,久久不绝。在诗中,“空花落尽酒倾缸、缸倾酒尽落花空”,“岩空落雪松惊梦、梦惊松雪落空岩”,花之美、茶之美闪烁着空之觉,东坡的“茶禅”意境回荡其中。
回文诗
茶与诗词
苏轼
苏轼的茶诗
中华茶道
记梦回文二首并叙
回文茶诗
2025年7月25日 10:39 PM
日本煎茶道始祖卖茶翁自许卢仝正流 还俗踏上卖茶修行之路
中华茶道的卢仝“七碗茶”典故不仅垂范于中原,还飞渡他乡到了日本,触发了日本煎茶道始祖“卖茶翁”——高游外。他自许为“卢仝正流”,那么他在茶道、诗书和修行上都有哪些展现呢?
七碗茶歌
卢仝
卖茶翁
中华茶道
茶神
2025年7月10日 8:05 PM
明代茶道别开生面妙在何处 后人津津乐此道
明代的茶道在茶史上展开新的局面,七百年过去了,为何犹让今人津津于此道?明代的茶道和唐代茶神陆羽示人的煮茶、宋代风靡一时的点茶有什么不同?明代因为何故走出不同的茶道呢?
煎茶
璀璨中华文化
茶画与茶文化
踏雪飞鸿
中华茶道
2025年6月14日 7:31 PM
茶“道”漫说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爱喝茶,要谈起茶的好坏,相信人们都有自己的见解。但要论茶道,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大多都会与精致的茶具、严格的泡茶规范和泡茶礼仪联系起来。这当然是茶道的一部分,可是,能称之为“道”者,似乎又不只于此。
茶道
神农氏
陆羽
茶百戏
2025年5月25日 11:38 AM
唐宋明茶道留给今人什么文化财产与影响?
今天多数的人熟悉的泡茶法,和千年前的唐、宋茶道是大不相同的。茶道走过了唐的兴盛、宋的鼎盛,入了明代又开新局。这些历史历程留给今人什么文化财产和影响呢?
唐代茶道
宋代茶道
明代茶道
中华茶道
煮茶
点茶
煎茶
泡茶
古人怎么喝茶
2025年5月17日 7:33 PM
七碗茶一碗一层境 卢仝《七碗茶歌》仙境真在茶水中?
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歌》(原题《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一称《玉川泉歌》)道出了饮茶的层次达到空前清虚之境,不仅代代传诵,还流传到东瀛日本影响日本的茶道,卢仝的“茶仙”之名也在茶史上千古留名。卢仝的《七碗茶歌》成为茶和茶诗文化的代表经典,不仅拓展了茶世界达到天仙的境界,更丰硕了中华文化艺术的内涵与高度,同时肯定了生命精神境界升华的可贵。
卢㒰
茶仙
七碗茶歌
中华茶文化
中华茶史
2025年4月24日 11:00 AM
一碗清茶巧对七弦妙曲 妙趣茶联下文大有文章
一些名士围绕着“茶”产生许多有趣的文学作品和故事,茶对联是最接近俗民文学的一种。“一碗清茶 解解解元之渴”,这下联如何对呢?
中华茶文化
茶联
对联
解解元的故事
怎么对仗
2025年4月18日 9:30 AM
三癸亭收录千年前一段光彩文史 不负为天下第一茶亭
爱茶的人也爱山水,爱产茶的好山好水,也爱在好山好水间饮茶、吟诗作对,于是就有了“茶亭”的诞生。追问“中国第一茶亭”的历史,可以上达千年前,它有个奇特的名称叫“三癸亭”。“三癸亭”和“茶圣”陆羽有着深切的渊源。陆羽著述了千秋第一茶书《茶经》,而“中国第一茶亭--三癸亭”也是因他而生。“三癸亭”缔造的这一段历史茶话,在中国茶文化中显然是难以磨灭的。
颜真卿
陆羽
三癸亭
中华茶道
茶文化
茶话
2025年4月11日 6:09 PM
清末福尔摩沙茶 从珍贵历史影像看百年台茶生产旅程
台湾茶在19世纪清末到日治时代风靡欧美。当时欧美人士对于香气迷人的“福尔摩沙乌龙茶(Formosa Oolong Tea)”,存在无限好奇与想像,一箱箱绘制精美的乌龙茶,从东方国度远渡而来,价格高昂且抢手。
乌龙茶
乔治.普莱斯
北福尔摩沙的回忆
国家摄影中心
茶业贸易
摄影家
茶叶
老照片
2025年4月10日 8:46 AM
茶知识:一两黄金一两茶 四月天怎样喝好茶?
人间四月天,清新雅逸,恰合茶天然的特性。饮茶除了得到感官的享受之外,还能让我们静心、宁神,有助于去除杂念,以茶悟道,提升生活与生命的境界。不论你平日喝不喝茶,别错过四月天与茶约会的好时机!俗语说“一两黄金一两茶”“一两明前一两金”,其实,爱好四月天的好茶不一定要花大金,本文要从文化的视野出发,讲讲四月天的茶知识,顺及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茶。
中华茶道
选茶
明前茶
黄金芽
雨前茶
2025年3月27日 9:31 AM
诗坛奇葩宝塔诗 仅55字层层展开茶道的境界
宝塔伴茶诗,唐诗一经典,!中唐隐士陆羽开启了中华茶道,他透过实地调查研究写下《茶经》,系统地介绍了茶道,包括怎么造茶、煮茶、饮茶,怎么运用茶具、茶器,也介绍了茶史、古人茶事、哪里有好茶等等。陆羽《茶经》把药用之茶转入饮用之茶的文化,在中唐,茶道的艺术就蓬勃发展了。本文要介绍的这首元稹的宝塔诗《茶‧一言至七言诗》贴切地反映了唐代茶道的精致内涵与精神境界以及茶道中的友谊。
宝塔诗
茶
茶诗
茶经
中华茶道
唐代茶道
白居易
2025年3月17日 8:33 AM
冥冥中的安排 茶神陆羽不随凡俗 开启中华茶道
谁是古今“茶神”“茶圣”呢?爱好茶道之人都会想起陆羽(字鸿渐、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陆羽的足迹踏遍中国种茶名山和名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成了《茶经》传世,开导后人茶文化的风尚流传至今,并使得中华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经典。陆羽对茶的研究为何能脱颖而出留下千古的功业呢?陆羽是怎样和茶结缘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经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响的一生。一起来探索陆羽的生命之《歌》!
陆羽
中华茶道
茶文化
茶神
茶经
陆鸿渐
陆羽的歌
中国茶道
2025年3月12日 8:22 AM
这些茶的雅号您知道吗?
茶是中国人的传统饮品,上古时代神农氏便使用茶来解毒。到了唐代,茶圣陆羽写成《茶经》,将茶道文化推向成熟。或许是茶本身苦口却香醇的味道天然就具备着哲思与禅机,茶与文人士大夫的关系尤为密切,故而在历史上也留下了许多雅号。
茶
雅号
甘露
仙掌
不夜侯
2025年2月17日 8:50 AM
香港凉茶趣谈:凉茶不“凉” 龟苓膏最初功用非“清热解毒”?
昔日经过香港街头,远远看到店铺门口摆着的铜壸与铜鼎,就知道这是一间凉茶铺。时代变迁,铜壸变成了不锈钢容器,老一辈对的器皿讲究也渐渐被后人遗忘。昔日没有电子设备加热,铜鼎就是当年重要的龟苓膏保温器皿。如今标榜“清热解毒”的龟苓膏,最初引入香港时并非如此。所谓的“凉茶”其实并不“凉”?今期文化专题“凉茶趣谈”继续由香港史学会总监邓家宙博士分享他的研究心得。
恭和堂
龟苓膏铜鼎
邓家宙
2024年8月18日 9:43 AM
香港凉茶趣谈:六七十年代凉茶铺吸客奇招 广播电视点唱机成一代人回忆
(接上文) 上期的“凉茶趣谈”讲到本港绝迹的“生鱼野葛菜”缘由,湾仔凉茶铺取名“卑巴桶”的原因,今期文化专题,继续由香港史学会总监邓家宙博士回顾凉茶店趣闻。从早期的路边摊到入铺,自六、七十年代起,凉茶铺就不断推陈出新,各出奇招...
凉茶
香港凉茶
港式凉茶
清热
解毒
香港凉茶趣谈
2024年7月30日 8:41 AM
香港凉茶趣谈:本港绝迹的生鱼野葛菜 湾仔凉茶铺缘何取名“卑巴桶”
入选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凉茶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作为粤港澳三地的传统饮品,隐藏在凉茶背后其实有不少趣味故事。剖析凉茶的发展历程,也能一窥香港社会的演变。文化系列专题“凉茶趣谈”,邀请到香港史学会总监邓家宙博士,就其近年来走访凉茶铺的...
凉茶
港式凉茶
香港凉茶
凉茶配方
凉茶功效
2024年7月23日 12:27 AM
带你认识六大茶系
六大传统茶叶有哪些,以及如何正确泡制它们?通过了解茶叶和泡茶的艺术,你可以发现这六种茶叶背后都有各自的魅力,并品味这些已流传数世纪的滋味。
爱丽话五千
茶叶
2023年8月20日 8:40 AM
茶道艺术的空寂之美 耐人追寻的茶香味
茶道之美、茶道之境都可以在泡茶、奉茶、品茗之间求得的,除了人、茶、器外,无需茶席的布置、无需服饰的搭配、无需佐以什么音乐。茶的冲泡与供奉已表现了看得到的美感与境界,茶的品饮已表现了看不到的香、味与茶性的美感与境界。
茶道艺术
把茶泡好
茶道之境
茶道之美
茶道
2023年7月31日 7:39 AM
泡茶奉茶品茗 茶道艺术中的自然美学
茶人除了要具备茶学的基本功底,对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宗教、哲学诸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修养,尤其是抽象艺术,这样才能融合泡茶、奉茶、喝茶、品茗环境成一件新的艺术作品,并从中创作出让自己与参与者都能享用的茶汤境界与茶道氛围。
茶文化
茶道美学
茶道艺术
茶席
泡茶
小壶茶
泡茶席
2023年7月30日 5:22 PM
半桶“南零水”的传说
能分辨出不是南零水或许不难,能辨别出是江岸边的水就不容易了。特别是二者混合竟不相融合,大概就是生命一面的表现吧!与“井水不犯河水”异曲同工。因为它们是不同生命的一部分。
井水不犯河水
南零水
煮水记
陆鸿渐
陆羽
2023年2月5日 11:37 AM
怎么对:头头是道 谁宾谁主 吃一碗各自西东
中国人饮茶的同时,时时观照生命、处处洞察心灵。从茶而生的“茶联”,提升了茶的精神层次,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绝。
茶与人生
茶联
茶对联
茶文化
2021年1月15日 4:13 PM
不可一日无此君 回文茶联
回文诗是汉语诗文中的奇葩,语言世界中的妙境,神传文化带来的丰富的妙境绝趣。“空花落尽酒倾缸,缸倾酒尽落花空。”这样的回文茶诗,泛起茶禅一味的悟境。
回文诗
璀璨中华文化
茶联
苏轼
踏雪飞鸿
2020年10月9日 7:28 PM
【文史】宋朝建盏衬点茶 天价也难得
到了北宋徽宗年间,宋朝新巧精致的“点茶”发挥到了极致,成了全民的茶游戏。这其中,建盏扮演着什么关键角色?美在何处?
建盏
璀璨中华文化
茶画
踏雪飞鸿
斗茶
2019年11月10日 9:00 AM
穿越茶画懂茶文化 宋代怎样斗茶?
“斗茶”怎么斗?从茶画中,可以看到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盛放”的朵朵芳葩;从宋代茶画中,一起来认识宋代的斗茶文化,品味其中高标的饮茶美学。
璀璨中华文化
茶画
踏雪飞鸿
斗茶
点茶
2019年11月2日 8:00 PM
紫玉金砂(3):紫砂的前世今生
紫砂并非是一般泥土或陶土,目前已知唯一的紫玉金砂——宜兴丁蜀紫砂矿来自黄龙山紫砂矿。常听到有本山与外山矿料,有何大不同,如何区别呢?
紫砂壶
紫玉金砂
2019年11月1日 4:06 PM
紫玉金砂(2):宜兴紫砂矿源探究
世上唯一的紫砂壶,它的名字叫宜兴!是的,对宜兴而言,紫砂是一个文化标志、文化地标,自明代以来盛放紫砂壶与茶文化的繁花,繁华几百年于今未谢。随本文去穿越宜兴紫砂矿源。
紫玉金砂
紫砂壶
宜兴
黄龙山
2019年10月25日 12:24 AM
穿越茶画懂茶文化 唐代怎么煮茶喝茶?
从茶画中,可以看到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盛放”的朵朵芳葩;更有趣的是古代茶画也可说是茶史的“别传”。茶画写真纪录了茶文化,让我们能在趣味中去认识古代的茶文化。先来认识唐代之前和唐代的茶文化。
璀璨中华文化
茗留丹青水墨间
茶
茶器
茶画
2019年10月20日 7:50 AM
紫玉金砂(1):紫砂文化渊源
紫砂壶不仅是实用器物,还集绘画、诗文、书法、印款、雕塑等艺术于一身,显示出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本文希望从头说起,从各种角度说说紫砂的过去以及现在。
紫砂壶
紫玉金砂
供春壶
2019年10月10日 7:26 PM
1
2
3
...
下一页
共有约 251 条记录
行香子‧怀野老(三首)
雕像变真人的故事 比马龙神话的启示
四连血月不寻常?(1)史上最吸睛的例子
无畏艰辛 不负英灵
浮生行吟:想想“长跑”这件事
怎样当个惹人爱的人?教你一个秘诀
七月十五中元节 怎么看待“鬼月”?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人生所遇无不可 我生百事常随缘
茶禅一味苏轼名句:从来佳茗似佳人 人间有味是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