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

【古道人生】施药得报 救人即是在救自己真的没错!

作者:泰源整理
逆风来袭,几百艘帆船停在洞庭湖上避风。(Gemini AI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544
【字号】    
   标签: tags: ,

广西桂林的陈桂舫先生,是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丁酉科乡试的举人。有一年他和叔叔从河南回家,途经洞庭湖,遇到逆风而停船,当时有几百艘船都停在湖上。其中有十几只是流民的小船,船上很多人病了,有人病死了。陈桂舫当时船上带着一些像藿香、六合之类的药丸,他们把这些药丸给病人服用后,很快就见效,因此求药的人络绎不绝。后来药丸没剩多少了,看样子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要。这时陈桂舫的叔叔说:“药本来就是用来救人的,如果吝啬不分给人家,岂不是不义?”于是就把所有药丸都分给了那些人,结果救活了几十人。

第二天早上风向转顺,各艘船都不约而同地出发。到了傍晚时,距离湘阴还有十几里,风突然停了,大家的心情稍微稳定了一些,但船家却惴惴不安,说担心风向会改变,只好勉力加速航行。离口岸不到半里时,风向突然又逆转,且风力越来越猛,再加上船大容易招风,根本无法靠岸。

迫不得已,船家让水手和全船的人用小船上岸,然后再用两条巨大的缆绳拉住大船,想让上岸的人在岸上拉着缆绳让船靠岸。船主又让陈桂舫紧紧握住船舵,别让船偏离方向。大家刚一上岸,突然飓风怒发,船剧烈摇晃,船身上下起伏,被抛出一丈多高,人力根本无法控制,眼看大船好像就要被飓风吹到湖中央去似的,大家都惊慌失措。突然听见山后面有一群人大喊:“快去相救!”

此刻,有七八十人从山后面跑出来,潜入水中,手拉着缆绳,一声呐喊,众人齐心合力,终于将大船拉到岸边。大家都在庆贺能起死回生的时候,陈桂舫询问他们,原来就是昨天得到他赠送药丸的那些流民。因为他们的船较小,还没有起风的时候早就到岸了。这真是有神灵在指引安排,救人即是在救自己,真是没错啦。

下面再讲一个“集市中曾为一商人主持公道,后来商人救了他全家性命”的故事:

汉阳(今武汉三镇之一)有一位姓宋的老翁,在道光辛巳年考取了举人。他性格正直,讲义气,世居汉口镇,当地人都很仰慕他。镇上有很多外来的商人,他们携带着资金,来到此地想谋取一些蝇头小利。但当地一些狡诈的官吏,趁着商人因事上官府的时候,总是多方刁难,想方设法来盘剥他们。宋翁本性淡泊,做事光明磊落,很鄙视这些官吏的所作所为,常常主持公道,帮助那些商人摆脱困境。

有一位从广东来的黄姓商人,在集市因为某事被欺诈勒索,面临不测之祸。这时宋翁路过集市,正好碰上这件事情,他为黄姓商人主持公道,解决困境。宋翁离开的时候,也没问那个商人是什么人,而黄姓商人则非常感激宋翁的恩德。后来宋翁移居到武昌,恰好和黄姓商人为邻居。

壬子年冬天,南方发生了叛乱,乱兵北上攻陷了武昌,宋翁关闭了家门,打算全家殉难。黄姓商人知道后,就凿穿墙壁到宋翁家,对宋翁说:“乱兵是广东人,我会说粤语,我会为你求情,保证你平安无恙。否则,那时你再自尽也不迟。”

宋翁暂且听从了商人的劝说。于是黄姓商人派了一名广东籍的伙计,日夜为宋翁家守门,因此宋翁一家才没有受到乱兵的侵扰。宋翁在一间密室里建造了一道夹墙,将家人藏在其中,并收留了其他亲属。两个月后,乱兵弃城逃跑,宋翁全家保全了性命,这都得力于黄姓商人的帮助。宋翁的儿子后来考中了举人,经挑选出任知县,到山西某县为官。

资料来源:《北东园笔录》@*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两个年轻人都意外地娶了个“老婆婆”,后来,一个失财逃家,一个迎来娇妻美眷又得财,结果大不同,其转机的关键为何?是机运或另有其他原因?
  • 负心人负情遭报的故事,古今都有,有的遭今生报,而有的则是来世报,受报的情状也是形形色色。有的故事被人留下纪实笔记劝世,让我们一起来看两个故事。
  • 女子思维敏捷,冰清玉洁,能为文作诗,说是才女也不为过,嫁了个读书人,两人生活相当贫苦。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夕整个家竟陷入“犯法”的危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而才女的文才此际发挥了作用,救了一家人,既是才女又是贤妇,相当难得!
  • 韦某算命,相信盲人算命士的话——财从天降,见地下有财也不肯取,是因为他愚蠢吗?后来财物果然从天而降,而使他富裕起来。到底是怎回事?看似无名之物其实冥冥中天注定,各有其主,本文中两个故事的发展结果诚然如此!可见凡事自有定数,勉强去追求,也是白费心机!
  • 乱世中一寡妇,忍辱负重二十年,放下自我,为家族保着单传香火,让孤儿受教育、成家立业。其精神的坚贞岂不如尊贵令妇让人起敬?生命贞节难于一死,可敬也!
  • 高明的中医秦景明为人看痘疹非常灵验。他可以看到人将要出痘但痘毒隐伏在肾中出不来的症状,医治的“妙方”也非比寻常!还有起死回生的妙法,是如何超常的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