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女子被大风吹走90里 未婚夫不信要退婚

作者:泰源整理
偶而,突来的一阵强风吹来“天赐夫人”的故事历史上确有。图:清《十二月令图·二月》 局部。(台湾 故宫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2551
【字号】    
   标签: tags: , ,

乾隆十年乙丑年(公元1745年),五月十日,当天出现大风天气,大白天突然变得昏天黑地,江宁县(今南京市)县城中有一名姓韩的十八岁女子,被大风吹起一直吹到铜井村,而铜井村距离县城约有九十里(约当52公里)。该村的村民问清楚了她的姓氏和住址,就将她送回家去。

〈天赐夫人词〉挽回婚姻

此韩姓女子早前已经和东城的李秀才家的儿子订了婚,李某怀疑哪有女子被风吹到九十里外的道理,想着其中必有奸情,风吹只是借口而已,于是将此女子控告到官府,要求退婚。

当时江宁县县令是当代有名的文人袁枚先生(《子不语》《续子不语》的作者),袁先生说:“古时候有风吹女子到六十里之外的事情,你知道吗?”李某表示不相信。袁先生就取出元代郝文忠公(郝经)的《陵川集》给他看,其中有一首诗这样写道:

八月十五双星会,花月摇光照金翠。黑风当筵灭红烛,一朵仙桃降天外。梁家有子是新郎,芊氏忽从钟建背[1]。争看灯下来鬼物,云鬓欹斜倒冠佩。须臾举目视傍人,衣服不同言语异。自说吴门六十里,恍惚不知来此地。甘心肯作梁家妇,诏起高门榜天赐。几年夫婿作相公,满眼儿孙尽朝贵。须知伉俪有缘分,富者莫求贫莫弃。……”
(〈天赐夫人词〉)

李某无话可说。袁先生又晓谕他说:“郝文忠公是一代忠臣,怎么会说谎话骗人呢?然而当年被大风吹来的吴门女子,所嫁的人后来竟然成了宰相,恐怕这名韩家女子就没有这个福气了。”李某这才放下心来,两家就按照原来的婚约完婚。

总督尹文端公(尹继善)听说这件事后,说:“所以说宰相一定要用读书人来做。”袁先生在江宁做官,善政非常多,就举这件事来说,如果不是先生聪明机敏、博学多识,引用古时的案例为证,则这名女子既要遭到退婚的羞辱,又背负上有奸情的恶名,谁能保证她不会被逼到寻死呢?这样看来先生所成全的好事真是太大了!(出《雨窗消意录》)

下面再说一则“天赐良缘”,风吹来新娘的故事──天赐夫人

广宁县的闾山公庙,向来都很灵验。庙宇被树木遮掩着,庙里的神像看起来都很狞恶,即使是大白天人们进去时,都会让人感到毛骨悚然。有人说:在静夜时听到抢劫的声音。所以有些路过这里的人,会绕道而行来避开。

参知政事(权力大致等于宰相)梁肃,他的家乡就是在这里的牵马岭。当他还是举人时,时常在这里和诸生(府县学校的生员,即秀才)一起学习课业,闲聊时谈到鬼神之事,有好几个人列举了自己的胆大行为,但梁公对此并不以为然。梁公说:“我可以在黄昏或阴沉昏暗的时分,进入闾山庙,沿着周围的走廊走一圈。”诸生听他这么说,就问:“好啊,用什么来验证呢?”梁公说:“我走过的地方就用笔画线,用这个来验证。”

第二天晚上,大家约好了一起前往。诸生们在庙门外等着,梁公挽起袖子径直走进庙去。当他画到了庙的东角时,摸索到有一人靠墙站立着,梁公以为他是鬼,就把那人背了出来。诸生们迎上前问:“你看到了什么?”梁公笑着说:“我背了一个鬼出来了,你们可以拿烛光来照亮看看。”当烛光靠近时,大家看见是一个美丽的妇人,但穿着的服装与此地的风尚截然不同,就想问她话,但她已气息奄奄,看上去像酒醉以后神志不清。诸生以为真的是鬼魂,就围在她身边观看。

好一会儿,妇人睁开眼,看到有人围在四周,不禁感到十分惊慌,就问:“这是什么地方?”诸生们向她解释她现在身在何处,以及她是在庙中被发现的,并问她究竟是人?还是鬼?来自哪里?女子说:“我是扬州大族某氏的女儿,在一个吉日新郎来迎娶我,路途中坐在车里的我忽然被一阵强风吹到车外,跟着神识散乱,后来就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来到这里了。”

诸生们高兴地说:“梁生尚未成婚,是神从扬州给他送来了一位妻子,可以成婚了,冥冥之中真的是有定数啊。”梁公就把女子带回家。

不久,梁公科举考试及第,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仕途通达显贵,他们夫妻俩也生了几个儿子,后来瓜瓞绵绵。那时候,有人称梁公的妻子是“天赐夫人”,这有趣的赞美一直传到了皇宫去。梁公在金世宗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出任彰德节度使,入拜参知政事,他的旧臣、老将仍然不时见到他,当有人问起他的家庭状况时,都说他的子孙是上天赐给的。(出《续夷坚志》)

后记:
这则《续夷坚志》中“天赐夫人”的故事,很可能就是第一则故事里元代郝文忠公《陵川集》中诗中所提到的风吹女子六十里之事。两个故事中,新郎都姓梁,后来成了宰相(权力大致等于宰相的参知政事),唯一差异的是《陵川集》中的女子说来自于吴门,而《续夷坚志》中所提到的女子是扬州大族某氏的女儿,可能是故事在流传中出现的地名差异。在此一起供考证。

---
注[1]“芊氏忽从钟建背”典故:春秋时代楚昭王在位时,发生柏举之战,吴师侵入首都郢地,昭王奔郧,大夫钟建背着昭王妹季芈跟从着逃亡。明年,昭王要将季芈出嫁,季芈因为钟建曾经背过自己,辞不别嫁。昭王于是把王妹季芈嫁给钟建为妻,并任钟建为乐尹。
@*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救人者并不忘回报,这种真心善举往往能让自己受用无穷,救人即是在救自己,真是没错啦!文中举了两个古人的亲身经历,给后人忠告与指引。
  • 高明的中医秦景明为人看痘疹非常灵验。他可以看到人将要出痘但痘毒隐伏在肾中出不来的症状,医治的“妙方”也非比寻常!还有起死回生的妙法,是如何超常的呢?
  • 乱世中一寡妇,忍辱负重二十年,放下自我,为家族保着单传香火,让孤儿受教育、成家立业。其精神的坚贞岂不如尊贵令妇让人起敬?生命贞节难于一死,可敬也!
  • 韦某算命,相信盲人算命士的话——财从天降,见地下有财也不肯取,是因为他愚蠢吗?后来财物果然从天而降,而使他富裕起来。到底是怎回事?看似无名之物其实冥冥中天注定,各有其主,本文中两个故事的发展结果诚然如此!可见凡事自有定数,勉强去追求,也是白费心机!
  • 女子思维敏捷,冰清玉洁,能为文作诗,说是才女也不为过,嫁了个读书人,两人生活相当贫苦。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夕整个家竟陷入“犯法”的危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而才女的文才此际发挥了作用,救了一家人,既是才女又是贤妇,相当难得!
  • 负心人负情遭报的故事,古今都有,有的遭今生报,而有的则是来世报,受报的情状也是形形色色。有的故事被人留下纪实笔记劝世,让我们一起来看两个故事。
  • 老二筹办了酒席邀请族人,对他们说:“我自从放弃读书充当小吏以来,所积聚的钱财约有一千余两了。今年我四十岁了,尚没有子嗣,我早就有回乡之心……。”后来,老二充分运用了这一千余两银子做了好事,也缔结了受恩报的缘分。
  • 皇甫先生曾当过知县,后来主持书院,教授学生也很有方法,当地的人都很喜欢他,但他晚年时特别困苦。为何?他曾经对人说过:“我这一辈子有三件开心的事情,但也因为一件事犯了错,结果遭到了恶报。所以这一生再也没有什么可以期待的了,虽然后悔也无济于事,说出来可以为后人引以为戒。”
  • 婚姻是人生大事,古代以媒妁之言成婚,但也有人不顾婚约而悔婚。本文讲两个这样的故事,内涵启发人深思。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