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关于龙的记载:状元让座 龙方可飞天

文╱德惠
龙回首看向张元忭,点头四次,以示谢意,随即腾空而去。(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743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明朝状元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为官清廉。关于他有这么一则神奇的记载。

张元忭在年轻时,在香炉峰刻苦攻读,一日他做梦,梦见一位老头对他说:“我是这座山里的龙,潜心修行已经一千来年了。本来去年的某月某日,我就该出来的,可是您坐的地方,恰好压在我身上。您是贵人,如果我不顾及您一定要出来的话,会给你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我也会被上天责罚,所以我一直忍耐。后天午时,又到了我能够出来的时候了,如果失去这次机会,我飞天的日期将会延迟三百年。所以请您到时不妨暂时休息半日,让我能出土升天,直冲云霄,遨游天际。”

张元忭在梦中听此龙言之有理,便一口答应了,只是提出来此处因为没有水而生活辛苦,希望对方能借此机会惠赠一眼泉水,另外还请龙出来时,不要引起山崩水涌的灾害,不要损坏禾苗麦田以及房屋,龙也答应了。

张元忭醒来后,明白此梦中的经历,就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只不过在另一个空间罢了。

到了那天正午,张元忭遵守约定,没有在此读书,而是站在一旁观察。果然天上“阴云四合,雷电交驰”,他再看向他平日读书之处,只见有一注清水喷射出来,如细线一样绵延不绝。一会儿又从地下爬出一条细如蚯蚓的蛇,随清水游到门口,被门槛挡住。张元忭赶忙找东西掏开门槛下的土,蛇就跟着水流出来了,到了台阶之下,此时天上电闪雷鸣,雷霆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刚才还细如蚯蚓的小蛇,忽然变成一丈多长的龙,龙头、龙角、鳞甲都显现了出来,而且发出了光芒,真是“光焰赫然”,龙尾在庭院偏东处,直插入土里几尺深,旋即拔出。

龙回首看向张元忭,点头四次,以示谢意,随即腾空而去,雷雨也很快停了下来,当地房屋、树木均安然无恙。刚刚龙尾插下去的地方,化成了一眼泉水,水质甘甜且清凉。

《明状元图考》之张元忭(公有领域)
《明状元图考》之张元忭(公有领域)

资料来源:《听雨轩笔记》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古代留下许多龙的故事;对现代人来说,有人认为“龙”只是一个概念,也有人认为龙的故事只是一种神话传说。有意思的是,为何自古以来每个民族都离不开神话故事呢?岁逢甲辰龙年,我们也来回味一些龙的故事。
  • 《春秋•昭公二十九年》和《左传》中有同样的记载,说秋天时,龙在绛地的郊外出现。史载中第一位“豢龙氏”是董父,是黄帝的后裔。在《九州要纪》中有提到:“董父喜欢龙,舜遣派他在陶丘豢龙,于是他成了豢龙氏祖先。”那么豢龙氏职掌什么工作呢?董父豢龙成功后,据传他与龙一起升天!
  • 清圣祖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庚辰年)黄历七月六日,晚上三更后,古代计时法“三更”是当天的二十三点到第二天凌晨一点,按现代时间观念,此时已经是黄历七月七日七夕节凌晨了。此时淮安的洪泽湖突然起了大风,下起大雨,并伴随雷、电,风雨大得可以拔起大树,掀翻屋顶。
  • 不一会儿,一石洞中云气翻腾涌出,一条巨大的赤斑蛇随着云气而出。赵齐嵩一看,那蛇比两手合抱还粗壮,鳞甲焕然有光。它摆头露出双角,蛇身长有四足,鬐鬣振奋,摇摆首尾,他这才知道,“这是条龙啊!”
  • 天空突然乌云密布,海面刮起狂风,涛天巨浪滚滚而来,王榭急喊:“大家小心啊!”瞬间,船只被冲到了九天之上。(AI Gemini制图)
    不知漂流了多久,王榭一会儿清醒,一会儿昏迷,他虚弱地睁开了双眼,“啊!是一座小岛!”漂流海上三天三夜,随着潮汐王榭被带到一座小岛。
  • 玉龙子,是唐太宗在晋阳宫中无意得到的。文德皇后将其放置在衣箱之中,在唐高宗李治出生后三日......
  • 高晓松五台山灵异经历!汽车失灵直冲悬崖,最后一秒,黑影闪现踩下刹车……到底是谁救了他?《未解之谜》
  • 就在这时,寺中的人们听闻云雾中传来声音:“不要错击!”没多久,一道雷火自天空劈下,直劈三位书生的屋子,房子被烧了个精光。王生和董生都不知所踪,只有韦思恭在寺廊下,毫发无伤。
  • 程师回却不怕这恶龙,反倒轻蔑地说道:“这玩意竟敢称“菩萨”?”紧接着便张弓射箭,一箭命中恶龙的一只眼睛。
  • 刘根这个人素有神术,太守史祈却不相信,认为他在胡言乱语,于是派人把他抓起来,对他说:“你如果真会神术,那就显出来给我看看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