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神奇佛塔 地震被震裂后自行愈合

文/刘晓
中国云南省大理古城的崇圣寺大门前的三塔。(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487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千世界,真是无奇不有。大家听说过有佛塔在地震中被震裂,然后又自行愈合的事情吗?这如果不是神力,是完全解释不通的。这等神异之事就发生在中国云南省。

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金碧镇宝筏山顶,有一座白塔,是云南绝无仅有的一座藏式喇嘛塔。它建于唐玄宗天宝五年(746年),比人们熟悉的北京妙云寺白塔、西藏的喇嘛白塔、五台山白塔这三座元代所建的白塔约早了五百年。根据塔砖上的记录,白塔是由四川双流尉迟和尚监造的。

白塔由须弥座塔基、八角形塔身、塔檐和锤状塔顶四部分组成。全塔高15.45米,最大直径6.16米,塔身佛龛高1.75米。因为白塔上大底小,形如磬锤,所以又被称作“磬锤塔”。(点击欣赏“大姚白塔”

与汉式佛塔不同的是,整座白塔是用梵文印模青砖和汉字印模青砖砌成的,梵文砖上印有一部佛经,汉文砖上则有“大佛顶”、“八大灵塔咒”等诸种字样。

清代有诗句这样赞美它:“孤高出尘表,四面上为宫,登临一府印,耸势如凌空,摩裟极目力,叹息非人工……。”

最为神异的是,据地方志记载,明孝宗弘治年间,大姚县曾发生一场大地震。地震导致白塔从正中纵向裂开一条缝,但后来地震再次发生时,白塔却复合如故。时人皆相信这是佛力所显的神通,是为了让人们坚信佛法。

无独有偶,除了大姚县白塔显现神异之事,明朝人还记述了发生在云南大理古城西北1.5公里处的崇圣寺三塔的奇异事。

崇圣寺是南诏、大理国的王家寺院,当时是先建三座佛塔后建的寺庙。南诏、大理国是唐宋时期中国西南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

之所以修建三塔,除了宣扬佛法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古时大理“泽国多水患”。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世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也就是说,三塔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止大理发生水患。

三塔矗立于崇圣寺大门前,寺东为“千寻塔”,即大塔,南、北为小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寻塔”全名“法界通灵明道乘塔”,建于南诏劝丰佑时期(公元823年~859年),相当于唐代晚期,是典型的唐代风格建筑,塔高69.13米,为16级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

南北两座小塔为锥形,建于大理国段正严、段正兴时期(公元1108~1172年),即在五代末北宋初期。两座塔都高达42.19米,是一对十级八角形密檐式砖塔,相距97米。

三塔的塔砖上面布满了佛教密宗各种各样的梵文和汉文的经咒。1979年维修三塔时,曾在千寻塔内发现了写经、经卷、铜镜和金、银、木、水晶等佛像,各种药材共六百余件。这无疑说明唐宋时期佛法在南诏、大理也广为流传。

事实也是如此。南诏、大理国以佛教治世,以佛法教化人民,其社会、历史、文化各个领域都受到佛法影响,并被誉为“南天佛国”。史载,大理国二十三位君主中,竟有9人禅位出家为僧。

元朝初年曾到云南任西台御史的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记述了大理地区信仰佛法的盛况。书中写道:大理“西去天竺为近,俗多尚浮屠法,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数珠。一岁之间,斋戒几半,绝不茹荤、饮酒,至斋毕乃已。沿山寺宇极多,不可殚纪。”

大意说的就是离古印度相近的大理国,很多人相信佛法,不论贫富贵贱,家家都有佛堂,无论是壮年还是老年人,手中皆持佛珠。一年中,斋戒的日子近一半时间。斋戒期间,不吃荤腥,不饮酒。此外,大理山上寺庙非常多,无法一一记载。

在这样几乎人人信佛的小国,出现神迹自然也不太奇怪。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大理发生大地震,“城中墙屋皆倾仆,中塔裂二尺许,人谓塔将复合,旬日复合。”就是说,塔身裂了二尺多,十天就自行复合。处于地震频繁地区的三塔,千百年仍巍然屹立,应该不是没有原因的。

此外,据说陕西西安建于唐代的小雁塔,在明成化年间的地震中亦“裂而复合”。

小雁塔位于西安市,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佛塔。该塔始建于唐代景龙年间(707年至709年),初有15层,地基有地宫,相传塔体曾在历代地震中三裂三合。(公有领域)
小雁塔位于西安市,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佛塔,始建于唐代景龙年间(707年至709年),相传塔体曾在历代地震中三裂三合。在北门楣上,有雕刻上去的明代王鹤于嘉靖三十年八月二十九日关于小雁塔震裂又震合的题字:“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彻若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公有领域)

云南和陕西佛塔发生的神异之事,显然是上天借此告诉世人:神佛是真实的存在,佛法神通是真实的存在。

参考资料:
《万历野获编》
《云南通志》
《大理行记》
《大理崇圣寺三塔》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大足县境内,有唐宋以来的石刻群70多处,石刻造像总计10万余尊。“五山”(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摩崖造像是大足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北山、宝顶山的规模最大、最集中,最为壮观。
  • 乐山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的凌云山,开凿于唐玄宗初年(713年),峻工于唐德宗贞元19年(803年),历时90年。佛高71米,是世上最高的大佛、也是最大的摩崖石刻弥勒坐像。
  • 敦煌莫高窟占一半有余的是唐窟(238个),是当今世上最宏大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石窟,以其壮丽的壁画和生动的彩塑驰名中外。
  • 唐代雕塑丰腴饱满、精美瑰丽、气象万千,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文化遗产。雕塑艺术的巅峰成就与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海纳百川的大唐气度、融会贯通的创新精神密切相关。
  • 北纬31度,神秘的阴阳两面,这座西藏神山为何无人敢登顶?它真的是宇宙的中心、人间须弥山?
  • 谁建造了北美魔鬼塔,它真是外星人的基地?《山海经》中的通天神树真的存在,三星堆里挖到宝?
  • 古人的智慧你想不到。福建甘露寺一根柱子支撑一个建筑群?恒山悬空寺有够“玄”,“三教合一”有何内涵?
  • 《山海经》暗藏玄机。世界屋脊不在青藏高原?须弥山在中国?!为何昆仑山被称为天下龙脉的发源地?
  • 在先秦时期,五岳具体山名就已确立,但不同文献记述略有不同,本章采用东汉大儒郑玄对《周礼》注释所说,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