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9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南纽约报导)9月14日,第十一届新唐人“全世界中国古典舞大赛”落下帷幕。不少选手表示,自己参赛不是来争得名次,而是希望突破自我。获得优秀奖的黄琳捷是其中一位。
已是第四次参加新唐人大赛的黄琳捷,今年以自编小舞剧《梦华录》,获得优秀奖。她表示,这支作品灵感源自北宋风情画《清明上河图》,透过中国古典舞的语汇,仿佛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走入宋代市井的喧嚣街市,亲身感受那份热闹非凡的氛围。
黄琳捷曾在2016年第七届新唐人“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中获得青年女子组银奖。她表示,今年参赛的目的是为了从内至外突破自己的极限。
她强调,每次参加大赛,对她来说都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会。“艺术是没有止境的。每一届大赛的选手都不同,每一次都可以从他人身上学到东西,得到启发。最重要的不是最后有没有得奖,而是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所成长,这才是参赛者最宝贵的收获。”
“身带手、胯带腿”极具舞蹈表现力
谈到中国古典舞中最精华的部分——“身带手、胯带腿”,黄琳捷表示,这一技巧真正的难度在于如何将其结合在身韵之中且自然地展现出来。
她说:“其实是很考验人的,舞蹈演员从刚开始跳的时候,可能是必须很专心地去想‘身带手、胯带腿’,再到最后它能很自然地带出来,我觉得最难的是这个过程,也就是从你必须一直想,到你不需要再想,这个过程是最难的。”当这一技巧真正体现在舞台上时,对观众来说则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可以说很有冲击力。
“对演员来讲,真的掌握的时候,其实你不用太用力去做,它就会有那个效果在,然后就是那个舞姿会特别的放长,对观众来讲,它的表现力是非常大的,相对于演员来讲也是事半功倍的,就是动作会相对做起来更轻松,但是看起来又很大气。”她说。
“身韵”展现民族特点 激发人性的良善
中国古典舞的三大核心要素为“身韵、身法和技巧”,黄琳捷回忆说,年幼时自己是因为中国舞中的技巧而深受吸引从而考入飞天艺术学院,然而随着年龄增长,更加体会到中国舞中身韵的内涵。
“我小时候可能是觉得技术技巧特别帅气、特别厉害,能让我有种很激动的感觉,但随着年纪的增长,身韵这东西反而能感动到我,就像我刚刚在台下看其他人跳舞的时候,我都有种感动到要哭了的感觉,这其实当中就蕴藏了身韵的东西在里面。正如大赛的宗旨中提到的弘扬纯真、纯善、纯美的正统舞蹈艺术。”
她进一步解释说:“我觉得身韵其实是一个民族的特点,每个不同民族它都有自己的文化和历史,因此作为那个民族的人们自然就带有一种那个民族的特点,这其实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的。当然作为舞蹈艺术,就是要再把它加以美化并修饰,然后放大展现在舞台上,把它表现得更加视觉化,让观众能从视觉上看出来。但这个东西我觉得它不光体现在动作上,其实对观众来讲,它就是一种感觉,很多时候他可能不知道,当看到那个感觉的时候,它其实就是身韵的东西。”
黄琳捷还表示,中国舞中的身韵带给观众的益处不言而喻,它往往能激发人性中善良的一面。
“我觉得从身韵的角度来讲,其实它就是一个情感的表达。人都有喜、怒、哀、乐,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情绪体现,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不是狡诈、掩盖或扭曲的东西。就算在舞台上表现反面人物,也是单纯的‘恶’,而不是‘邪’。我认为‘邪’的东西是不属于传统文化的。”
除了技巧与身韵,黄琳捷也谈到舞蹈演员的品格修养。她表示,谦逊和内敛是成为一名顶尖舞蹈演员的重要元素。“谦虚在练习中非常重要,因为只有谦虚,别人才敢给你提意见、指导你。就我个人来说,年龄比多数选手大一些,如果又不够谦虚,可能没有人敢指出我的不足,那我就无法进步。所以谦虚是提升不可缺少的因素。”
她分享道:“作为一名舞蹈演员,我觉得要在台上放下自我,带给观众纯粹的美,这就是最大的挑战。”
黄琳捷的舞蹈生涯已有十多年,能够让她十年如一日坚持下去,靠的是坚强的意志。“我没有把目标看得太远,如果看得太远其实很难坚持。我就是一步一步去突破眼前的困难,不知不觉就走了很远。而且我不觉得我的舞蹈生涯要结束,我还是觉得自己可以继续提高。”
责任编辑:叶佩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