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名人

约翰·马歇尔——塑造并拯救美国宪法的人
“正如乔治‧华盛顿是美国政治的奠基者,约翰‧马歇尔是美国司法的奠基者。”这一论述出自乔尔‧理查德‧保罗(Joel Richard Paul)的著作《开创先河:首席大法官约翰‧马歇尔和他的时代》(Without Precedent: Chief Justice John Marshall and His Times)的第一段,并赢得了绝大多数美国法律学者的高度认同。
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在近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了三百五十六篇短篇小说与六部长篇小说。由于他的短篇小说结构精巧,擅于以细微的动作传达人物微妙的心里变化,文字流畅优美,因此有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
欧洲诗圣与文豪——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是德国著名诗人、剧作家和思想家。歌德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以抒情诗为主,还有叙事诗、讽刺诗及富有哲理性的格言诗。
神赐之子——太阳王路易十四
一六三八年,在他的父母结婚廿三年一直没有子嗣的情况下,路易十四来到人间,成为路易十三的长子。这个众所期盼的新生儿,被取名为Dieudonné,意为“神赐之子”。他拥有法国和西班牙王室,以及意大利梅迪奇家族的血统,遗传了各个家族的特性:法国王室对生命与享受的热爱、意大利梅迪奇家族对艺术的鉴赏力,以及西班牙王室对荣耀与王权的注重,加上他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敏锐的眼光、超强的记性,奠定了他作为名君的鲜明性格。
维梅尔书信主题三联作 纽约弗里克收藏馆重聚
在整修后重新开幕的纽约弗里克收藏馆(The Frick Collection),以极具诗意与情感深度的荷兰画家维梅尔(Johannes Vermeer)作品为起点,策划了一场独特的展览——三幅以书信为主题的杰作首度并列展出,呈现维梅尔笔下关于爱、秘密与女性空间的深层描绘,更以技法高超的人物写实油画的方式,引导观众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
宁死不降共的李民彝将军以及在岳飞故里的一段抗战故事
在近代的对日抗战及国共战争中,岳飞故里(河南汤阴)先后发生了两段冥冥之中似乎有着关联的故事……
蒋介石在八二三炮战期间的几件佚事
公元1958年8月23日中共对金门发动大规模炮击,开启了震惊中外的八二三炮战,然而在这场战斗中除了广为人知的公开史料外,在蒋介石的个人传记里也记载了几件鲜为人知的佚事……
走进安妮密室 纽约重现被纳粹夺走的青春
身临其境感受13岁犹太少女安妮‧法兰克(Anne Frank)藏身之处的地方,并非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安妮之家,而是在曼哈顿的纽约犹太历史中心(Center for Jewith History)。展览由安妮之家(Anne Frank House)与犹太历史中心合作策划,带来原馆的100多件原始藏品,首次让美国观众近距离走入安妮的世界,感受这位犹太少女在黑暗时代下的光亮与坚持。
5/30她逝世:圣女贞德
木兰从军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故事。木兰因为父亲年迈,不忍他上前线做战,因此乔装成男兵代父从军。也许是木兰的孝心感动天地,因此才让她连战皆捷,带着胜利的战果荣归故里。在15世纪的法国也有一位知名的女将领,她就是圣女贞德。贞德生长在英法百年战争期间。笃信上帝的她,表示自己是上帝派遣的使者,要帮法国收回土地,并且要带王储查理去兰斯(Reims)加冕。经过多次被各层军队守卫斥回后,贞德终于在1429年3月6日进了王储的城堡,并在与王储深谈了之后,走入军队,为完成她的使命而奋斗。
5/12她生日 提灯天使:南丁格尔
谈到护士节的由来,就要提到19世纪的一位伟大的女性─佛罗伦斯‧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ingale,1820-1910)。佛罗伦斯‧南丁格尔,1820年5月12日出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斯,父母亲皆是英国名门贵族,他们喜欢旅行,足迹踏遍欧洲各个名胜古迹。佛罗伦斯‧南丁格尔的名字,即是以当时出生地“佛罗伦斯”,英文原义“花之都城”来命名的。
5/7他生日:新古典主义音乐家布拉姆斯
被誉为“古典的最后光芒”的作曲家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于1833年的今天,5月7日,诞生于德国汉堡市。
体验“空军一号” 里根图书馆的特殊待遇
罗纳德‧里根总统图书馆暨博物馆拥有许多总统图书馆的典型藏品,例如历史文献、文物、互动展览和照片。其中有一件展品总会立刻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一架退役的“空军一号”喷射机。
影子女士:一生钟情皮影戏的美国人(下)
被称为“影子女士”(Shadow Woman)的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美国皮影戏的表演者之一,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将中国濒临式微的传统皮影戏在美国发扬光大,甚至受邀赴白宫演出。然而在她弥留之际,红门剧社的风光已不如从前,她没有后代,她留下大量的皮影戏遗产何去何从?
影子女士:一生钟情皮影戏的美国人(上)
1923年,宝琳‧本顿(Pauline Benton)到北京探望在燕京大学任教的姨妈时,被中国古老艺术——皮影戏深深吸引。这位美国女孩终身未嫁,用尽一生的心血投入到皮影戏的创作、演出中,她在纽约创办了红门剧社(Red Gate Shadow Players),甚至在罗斯福总统执政时期受邀赴白宫演出。
改变东西冷战格局的关键人——库克林斯基上校
近日笔者看到一则新闻: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多个社交媒体账号,包括暗网账号,用中文普通话、波斯语和朝鲜语公开发布招募中国、伊朗和朝鲜线人的信息,并发布了如何安全联系中情局的说明。中情局副局长科恩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示:“中国有很多人能够获取信息,并且对习近平政权感到不满”,“这些人明白,通过与我们合作,他们可以帮助自己的国家.......”,这段话不禁令人想起了过去在冷战后期的一个经典事件......
男文人圈内的女艺术家安吉莉卡‧考夫曼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肖像画家之一:小汉斯‧霍尔班(下)
霍尔班以肖像画闻名于后世,但如同所有的文艺复兴画家,霍尔班是以宗教题材开始他的职业生涯的。霍尔班在巴赛尔的主要作品是宗教画,这些早期作品显示出来自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和巴尔登格里恩(Hans Baldung Grien)等德国画家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肖像画家之一:小汉斯‧霍尔班(上)
小汉斯‧霍尔班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奥格斯堡市(Augsburg),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北方的画家与版画家。他被公认为十六世纪时期最伟大的人物肖像画家之一,除了肖像画之外,他的作品还包含宗教画、警世内容的版画等等。特别是他警世意涵的木刻版画用于人文思想著作的插画,在传播新教思潮的时代里,起到了有力的作用。
声乐之美:莫札特的歌曲
尽管莫札特的生命短暂(1756年─1791年),但他创作了六百多部不同流派和风格的作品; 他创作了交响乐、室内乐、管弦乐作品、歌剧、合唱音乐和歌曲。 他创作的歌曲鲜为人知,经常被大众忽视,其实他的歌曲有其独特的美感和音乐趣味。
已故诗人余光中:十年最好时光 香港是失去梦土
香港拥有一百年的殖民史,东西文化交汇,曾和很多文人有过千丝万缕的联系。1974年,台湾诗人余光中赴港任教,写下“姑且叫它做家吧”,其后他有11年时间在港度过,这段时间是他的黄金创作期,沙田山居成为他生命中最愉快的日子。
托马斯‧杰斐逊在1776
一贯讷言的杰斐逊先生偶然地去了,同样偶然地,被约翰‧亚当斯提名,将这位年仅33岁的年轻律师拎出来,加入了以富兰克林老人为首的写作小组。这个小组的任务,是要起草一份宣扬议会主旨,且有理有据的文书,代表美国大陆议会向宗主国和全世界宣布:思来想去,美国独立!
《独立宣言》作者, 最深情的伟丈夫
没有任何托马斯·杰弗逊夫人的画像留下来,根据零星的据说,她是一位性情活泼,少女感十足的女性。托玛斯的妻子玛莎和他感情甚笃,玛莎歌声曼妙,艺术修养极好,身为主妇,她为托玛斯营造了一个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常常在托玛斯拉琴的时候,她弹琴唱歌相和。
《独立宣言》作者——世间最好的父亲
时光荏苒,沧海桑田,这位人类历史上的智者,却在他亲自奠基创建,并且为之服务了一生的国家,逐渐地被塑造成一个伪君子,一个言行不一致的种族歧视者,一个具备两面性人格的复杂的伪君子。后世人还为他找出来一群黑皮肤的子孙后代,并且认为美国有一位黑皮肤的国母。
司各特:重塑民族形象的作家(2)
司各特追溯历史的文学叙事架起了沟通理解的桥梁,他对南北民族的差异有着极大的慈悯包容,反对任何一方的血腥暴力,前车之鉴,发人深省。
乔治·华盛顿的7月4日与美国建国
七年战争中的乔治华盛顿,身为英军司令的帐前助理,曾经在军队溃败中,带着战友逃出战场,长途奔徙中跑死了两匹马,追击者在他背后频频发射子弹,其中四颗子弹击穿了他的外套,战友和上司在途中死去,然而,他本人却安然无恙。
舒曼的《儿时情景》:音乐中的童年
对我们许多人来说,童年代表着一段充满梦想和希望的单纯时光。过去几个世纪中,许多艺术家都试图重现这种心境,但没有人能比浪漫派作曲家罗伯特‧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年)在《儿时情景》(作品15,Kinderszenen Op.15,又译:童年即景)中更好地捕捉到它,这是由13首勾起童年回忆的钢琴短曲组成的套曲。
蒋经国对共产党的认识
蒋经国先生是中华民国第6、7任总统。他知人善任,启用一批优秀的官员,将台湾建设成一个经济起飞的国家,成为当时亚洲四小龙之首。同时他晚年也解除了种种的政治禁令,让台湾走向民主化。曾有民调统计,有超过半数的台湾人民认为他是最受到怀念,也是对台湾贡献最大的总统。
乔治‧华盛顿点燃七年法印战争
而那位话都来不及说完,就被印地安人一斧头劈死的军官,曾对英军声称自己是信使。杀死外交信使,和杀一个战俘,是有本质差别的。这令华盛顿忧心忡忡,他在日记里写道:“我们可能会遭到相当大规模的攻击”(we might be attacked by considerable forces),他预感到大事不妙。
艾文:神韵的季节
一年四季,天道循环。从二十一岁那年起,我的四季循环中多了一季特别的存在——神韵季。第一次邂逅神韵是在渥太华,那天我迟到了。看到的第一个节目是精忠报国。大幕揭开,我的眼泪跟随而下。
华盛顿少校修建“必须堡”
1753年, 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乔治‧华盛顿在弗吉尼亚州长罗伯特‧丁威迪(Robert Dinwiddie)的任命下,成为一名少校军官,享有一百英镑的年薪和少校的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