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学唐诗(31A)

作者:朝晖
“江上小堂巢翡翠”,看那翡翠鸟平均寿命才5到10年,可是它们却开心快乐地营造着新家,人生苦短,当快乐地生活,不必因名利而羁绊自身。(周明 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86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第三十一课

一、韩五鬼,李三人(十一真)(选自《声律启蒙》)

邪对正,假对真。
獬豸对麒麟。
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
韩五鬼,李三人。
魏对西秦。
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
野烧焰腾红烁烁,溪流波皱粼粼。
行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动有时,藏有,论著钱神。(下划线字为入声字)

注释及说明:

1. 邪对正,假对真:邪,形容品行不正的人或事。|正,合乎传统道德、社会公序良俗的人或事情。|假,虚伪,非真相。|真,本性、本原;“假”的反义词。

盈盈皆正色,脉脉匪邪思。 南宋‧赵蕃《舟行赋山中梅花》
(大意:梅花饱满绽放的姿态如端庄的美人;梅花娇艳不语的神情让人心中没有了杂念。)

舞袖低徊真蛱蝶,朱唇深浅假樱桃。 唐‧方干《赠美人四首(其一)》
(大意:低垂的舞袖回旋翩跹,宛如蛱蝶活现;‌‌点染的朱唇深浅嫣然,恰似樱桃红艳。)

2. 獬豸对麒麟:獬豸(音海纸,上声)[1],古代传说中的神兽,独角。传说能分辨是非,见人争执,会用角去触理亏之人。朝廷刑部的官署大门口会立獬豸的石像。|麒麟,传说中的祥瑞神兽,似鹿独角[2]。传说朝廷行仁政,官员均有仁义之风时出现。东汉‧蔡邕《麟颂》:“视明礼修,麒麟来孚。”

野人不入麒麟画,御史都簪獬豸冠。 元末明初‧王冕《偶书》
(“野人”是王冕的自称;“麒麟画”即“麒麟阁”,汉代供奉功臣画像之地,此处喻指朝廷的官僚体系。上联表达作者不愿意出仕元朝。下联“御史”泛指元朝末年的官员,头戴象征公正的“獬豸冠”,却未能真正践行正义。)

1875 年,Serrurier L. (Lindor) 出版的《日本百科全书》中 kaichi (獬豸)的插图,出自中村惕斋(Nakamura Tekisai)和下河辺拾水(Shimokōbe Shūsui)撰写的《训蒙图汇》(Kinmō zui)副本。(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3. 韩卢对苏雁,陆橘对庄椿:韩卢,古代有名的猎犬。典故出自《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以秦卒之勇,车骑之众,以治诸侯,譬若施韩卢而搏蹇兔也,霸王之业可致也,而群臣莫当其位。”|苏雁,苏武用来传信的大雁。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荒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从史书记载我们也可以知道,所谓的用大雁传书,还刚好被皇帝得到,这只是汉使为寻找苏武编造的事情。因此古诗文中没有“苏雁”一词(除《声律启蒙》外),也找不到对仗例句。建议将“韩卢对苏雁”改为“韩卢对鸿雁(旅雁、塞雁)”。

鸿雁秋风悲过客,韩卢落日逐妖狐。 (朝晖 原创)

陆橘,陆绩怀藏橘子,比喻思念、孝亲。典故出自《三国志‧吴书十二‧陆绩传》,(译文)陆绩六岁的时候(以神童闻名远近),曾在九江拜见当时的名士袁术。袁术拿出橘子招待他。陆绩趁袁术不注意,藏了三枚在怀中。离去时,要行作揖礼辞谢主人,橘子从怀中掉了出来,袁术说:“陆小哥作为宾客怎么又私藏橘子呢?”陆绩跪答曰:“想带回家给妈妈吃。”袁术觉得陆绩特别奇异(原文见第27课附注1)。

庄椿,庄子著作中提到的大椿树;祝人长寿之词。典故出自《庄子‧逍遥游》:“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北宋‧王观《减字木兰花》词:“更祝遐龄,愿比庄椿过八千。”

家有童真藏陆橘,门多耆寿比庄椿。 (朝晖 原创)

4. 韩五鬼,李三人:韩五鬼,指唐‧韩愈《送穷文》中所提到的“五穷鬼”即命穷、智穷、学穷、文穷、交穷。亦称“五穷”。|李三人,指唐‧李白《月下独酌(其一)》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者、影子、明月合称“三人”。古诗文中没有“韩五鬼”这种构词例句(除《声律启蒙》外),笔者个人认为这样构词或造句对韩愈略显不敬,因为韩愈已经写了“送穷”之文,又何必将“五穷鬼”跟他联系在一起。建议用“杨万里”对“李三人”。“杨万里”是南宋著名的诗人。

莲叶接天杨万里,花间酌酒李三人。 (朝晖 原创)
(“接天莲叶无穷碧”出自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花间酌酒李三人”,即李白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作者、影子、明月合称“三人”。图为宋 马远《对月图》局部。(公有领域)

5. 北魏对西秦:北魏,①秦、汉之交魏豹在河北建立的政权[3],刘邦平定三秦,魏豹降汉。②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王朝,北魏的第一任皇帝是‌拓跋珪‌(公元371年—公元409年)。必须说明的是,汉朝及以前的典籍,并无将“北魏”指战国时期魏国的例句;《战国策‧苏秦说齐闵王》:“王何不使臣见魏王,则臣请必北魏矣。”此文中的“北”是指“打败”“使败北”。

6. 西秦,①指秦朝的西部地区。《史记‧高祖本纪》:“故此东西秦也,非亲子弟,莫可使王齐矣。”②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西部,古代也称陇西(今甘肃省定西市一带)。曹魏‧曹植《门有万里客》:“行行将复行,去去适西秦。”元‧曹伯启《和李彦谦御史》:“堂堂东鲁青云客,碌碌西秦白发翁。”③东晋后期“十六国”的其中一国为“西秦”,由鲜卑族乞伏氏建立的政权,活动于今甘肃南部。

有志少年开北魏,无家多难适西秦。 (朝晖 原创)
[上联“有志少年开北魏”指的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他十六岁时即起兵,建立政权,展现了少年英才、志存高远的雄心。|下联“无家多难适西秦”典故出自曹植的《门有万里客》诗,描写了三国战乱时期一位“万里客”,从朔方(今内蒙古、宁夏)的士族子弟到南迁吴越(今江浙)的流民,再徙西秦(今陕甘一带)的漂泊经历。“无家多难”道出动乱年代百姓颠沛流离之苦,“适西秦”暗含寄人篱下的辛酸。]

6. 蝉鸣哀暮夏,莺啭怨残春:暮夏,指夏季的最后一月,又称季夏。|莺啭,黄莺婉转啼叫。|残春,即暮春、晚春。|本联句意在描绘季节将尽时的自然之声:蝉声聒耳,如哀鸣夏末;莺语清啭,似怨叹春残。借物抒情,流露出对美好时节即将逝去的依恋。

7. 野烧焰腾红烁烁:野烧,指农民在野外靠近耕田处焚烧枯草、秸秆等,除了保养土地之外,冬天还可以将虫卵烧死,以利来年庄稼的生长。必须注意的是野烧是人为的。唐·吕从庆《观野烧》:“烈烈西风里,蓬芜一扫空。”而“野火”包含了人为或非人为野外发生的火情。|“野烧”中的“烧”读去声“少”。《康熙字典‧烧》:“又《广韵》《集韵》《韵会》《正韵》失照切,音少。(啸韵)‧《广韵》放火。”|烁烁(音硕,入声),火光或灯光闪动的样子。

本句大意,野外烧荒,火光飞腾闪烁。

8. 溪流波皱碧粼粼:粼粼(音邻),形容水流清澈貌。本句大意:溪水在阳光映照下波光潋滟、碧色生辉。

9. 无踪,居无庐,颂成酒德:典故出自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酒德颂》:“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上联大意:他来去不留下踪迹,以天地为居室,写成了《酒德颂》。

10. 动有时,藏有节,论著钱神:典故出自魏晋‧鲁褒《钱神论》:“动静有时,行藏有节。市井便易,不患耗折。”下联大意:钱币的流动或放置有时间性;使用或贮藏有节度,鲁褒的《钱神论》有详细论述。

明曹有光孙杕画册 翠鸟鯈鱼图(国立故宫博物院 提供)

二、六首押“十一真”韵的古代经典唐诗

1. 江(其一) 唐‧杜甫

片花飞减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尽花经眼,厌伤多酒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理须行,何用浮名绊此身。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晚春,当时杜甫在朝廷担任左拾遗(八品)。“曲江”也称“曲江池”,在长安城的城南,那是一处游赏胜地,那里河水水流曲折故称。

注释:①一片:一片片(落花)。②花飞:飘飞的落花。②减却春:使春色变淡。③欲尽:指眼前的落花被风吹去无踪。④莫厌(音艳,去声):不要厌烦。⑤伤多:伤感的心绪太多。⑥小堂:江边酒馆堂前的梁上。⑦翡翠:翡翠鸟。“翡翠”古音读去声“费脆”。⑧麒麟:石雕的麒麟。⑨细推:仔细的推究。⑩物理:事物变化之理。⑾绊:羁绊。

全诗大意:那一片片落花使繁花似锦的春天,好似化上了淡妆。看着点点落花随风而去,我心中也泛起了离愁别绪。静静地看着花儿在眼前谢落;不用担心酒入愁肠会增加更多的感伤。(你看那)江边酒肆小堂上有新来的翡翠鸟在筑巢,开满鲜花的土坡上,一座高大的墓地前卧着一尊石雕麒麟。仔细思考生命、事物的变化规律,才觉得人应该快乐的生活;不要执著于功名成就的高低而失去了本该拥有的生活乐趣。

赏析:本诗以飞花着笔,将暮春之景,展现在读者面前。“正愁人”其实也是诗人对时光流逝、枯荣代谢“不由人”的深切感触。既然是这样,那就一边喝酒一边静静地看着花儿在眼前谢落(且看欲尽花经眼),不用担心喝酒会增加更多的感伤(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翡翠鸟的平均寿命才5到10年,可是它们却开心快乐地营造着新家。言外之意,自然界生命不会因其寿命长短,生存条件好坏而放弃了生活的乐趣。“花边高冢卧麒麟”,言外之意,或许墓地的主人生前身份显赫,但却逃不过生老病死的规律。颈联将生与死、动与静、今与昔并置在一起,构成对比,寓意悠远,令人深思。

因此作者得出结论:“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人生苦短,当快乐地生活,不必因名利而羁绊自身。

古人诗评:①元‧方回《瀛奎律髓》:三句连用三“花”字,一句深一句,律诗至此,神化不测,千古那有第二人。

②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且看欲尽花”“莫厌伤多酒”,五字为句。而下缀以“经眼”“入唇”二字,此句法之奇;“永夜角声”一联亦然,乃老杜创格。

三、附注:

1.《康熙字典‧獬》:“《广韵》《正韵》胡买切《集韵》下买切,音蟹。(蟹韵)”;《康熙字典‧蟹》:“《唐韵》《正韵》胡买切《集韵》《韵会》下买切,音獬。(蟹韵)”清朝另一部官方字典《佩文韵府》对“獬”与“蟹”的注音与唐宋时期官方读音相同,都是“胡买切hai3,上声”。另外,《平水韵》中“獬”与“蟹”均读上声。

《佩文韵府》(公有领域)

2. 传说麒麟之独角为肉质。东汉‧崔寔《大赦赋》:“扪麒麟之肉角,聆凤皇之和鸣。”所以“肉角”二字也用作麒麟的别称。唐‧陆龟蒙《四灵赋》:“肉角为仁,示有武而不用。”宋‧周文璞《游栖霞(其一)》:“田间石兽多,知是肉角麟。”

3.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夫汉王发蜀汉,定三秦;涉西河之外,援上党之兵;下井陉,诛成安君;破北魏,举三十二城。”白话译文:汉王带领蜀汉的军队,平定了三秦,占领了西河之外大片土地,率领投诚过来的上党精锐部队,攻下了井陉,杀死了成安君;击败了河北魏豹,占有了三十二座城池。

点阅【跟我学唐诗】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唐‧杜牧《寄湘中友人》本诗首联 “莫恋醉乡迷酒杯,流年长怕少年催”,堪称警世名言,杜牧认为,人生最值得回忆的是少年时期,因此不可沉迷于醉乡,因为光阴易逝、少年难再。尾联借司马相如“题桥立志”之典,表明作者志在功业,不愿效仿严光归隐钓台。
  • 茫茫的大江南北,走正道,有时候反而事情难办成。榆荚形如铜钱生在树上,杨花如玉屑洒落在街头。
  • 皮日休的这首《馆娃宫怀古》,前三联都是描写馆娃宫遗迹的荒凉景象,尾联则是表达了对吴王夫差因女色而灭国感到不值。同时,皮日休对越王勾践利用美色打败吴国的事情也颇有微词,他在《馆娃宫怀古五绝(其一)》诗中写道:“越王大有堪羞处,祇把西施赚得吴。”
  • 《人日》一诗,通过写景,表达了冬去春来,万物生机勃发的景象。面对雪霁后的晴天,又恰逢“人日”,所以常人举办各种活动来庆祝;修行之人不可能像常人那样兴高采烈,而是用“闲吟旷士怀”来抒发自己的襟怀。
  • 三国时期有一位“丑妻”,颇为聪慧,即曹魏大臣许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图》。(公有领域)
    元稹悼亡韦氏诗,通首说得哀惨,所谓贫贱夫妻也。“顾我无衣搜画箧,泥他沽酒拔金钗”,言其妇德;“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贫。俸钱十万,仅为营奠营斋,真可哭杀。
  • 白居易以淡然的心态表达了刚脱离官场后的闲居生活。尾联“就中今夜好,风月似江淮”,两种相似的夜色,却有不同的心态,也暗含了作者对往日宦游生涯的释然。
  •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本联大意,汉文帝不接受进献千里马,并下诏停止进贡减轻百姓的负担;唐太宗吞吃蝗虫,希望能替百姓承担罪业。
  •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愁心一去,美景即来,诗意中流露出愉快的心情。“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描写欢宴的情景又暗喻楼高。“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如仙人徜徉于空中,衣袖在仙风中裴回。诗仙的潇洒风范跃然纸上。
  • 《客至》这首诗是杜甫七律诗中的经典作品,特别是“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更常被历代诗人化用。北宋‧王安石《即事(其一)》:“渐老逢春能几回,蓬门今始为君开。”同样的一句诗,放在不同的诗篇中,却表达完全不一样的意思,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神奇之处。
  • 进入天宝年间后,唐玄宗起用李林甫、杨国忠等人,仅用十四年便将盛世的根基耗尽,并引发了“安史之乱”。其间变故纷繁,史事万端,而诗人却仅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二句,引领后人回望那段波澜起伏、沧桑动人的历史,读之令人不胜唏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