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9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晨、李君成加拿大温哥华采访报导)九月伊始,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他们正在步入人生新的阶段。有的孩子跨入大学校园,开启新的求学之路;有的则选择步入社会,在工作中历练成长。
在北美的学生中,还流行着另外一种选择——间隔年(GAP YEAR)。这指的是青少年在高中毕业后或求学过程中,辍学一段时间,利用这段空窗期,去旅行、实践、工作或者参加志愿活动,探索自我,并与社会连结。
不过,可能不少华人家长担心这样的间隔年会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所以更希望孩子能一鼓作气,完成大学学业。
《大纪元时报》记者采访了正在经历这个阶段的高中生和他们的父母,让我们来听听这些亲历者的感受。
迷茫中的选择
Harper是一位性格内敛的女孩子,今年刚刚高中毕业。她11岁跟随父母从中国来到加拿大读书,家住温哥华岛上。她高中时成绩优异,平均分为93分,本来可以申请一所不错的大学。
不过,Harper说:“当时没有想好读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想Gap year一年。”
“我妈妈很支持,说希望我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但我爸爸就不太支持。”“爸爸认为,这是浪费时间,想让我直接读大学。”Harper说。
Harper还解释说:“我爸爸就是想我读护士,但我自己不想,很抵触,我想gap year,自己想清楚。”
后来,父母同意了她的想法,并把她送到蒙特利尔朋友家里。在蒙特利尔,Harper通过社交媒体找了一份餐馆的工作。
“这是一家华人餐厅,主要做寿司,我就帮着备餐和服务顾客这些。”“这个工作本身不怎么辛苦,但我不太适应,因为一起工作的同事,说话比较粗鲁,经常说脏话这些。”Harper说。“我工作了两周,大概赚了1,000块钱左右,就辞职了。”
“我认真考虑了爸爸的建议,觉得读护士是个不错的选择,工作比较短缺,好找工作,然后薪水也不错。”
Harper的未来计划就是不要缺钱花。两周的打工,让她知道工作的辛苦和赚钱的不容易。“我现在正在补高中的生物课,希望尽快完成,然后申请护士专业。”“加拿大有护士专业的学校,我都会尝试申请。”
现在,Harper的目标非常明确,她的妈妈坦言:“暑期仅仅两周的打工,就让她有了如此大的转变,我真的没有想到。”
初入职场

Catherine从事教育行业20年了,她的儿子今年高中毕业后也选择了gap year。
她说:“我一直觉得他(儿子)社交技巧比较弱,喜欢宅在家。但是工作之后,我明显觉得他的改变挺大的。他自己也会跟我们分享在工作上怎样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我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和成长。”
Catherine讲了一个小故事:前几天我生日,儿子说要请我吃饭,于是我们就去了一家港式餐厅。最后买单的时候,显示差不多是100块钱。儿子看到账单后说:“啊,这么贵的,我可不可以只是给一半,因为我没那么多钱。”
“他目前在餐厅做帮厨,两个多星期了。每天做5个小时。实际上他挣到的并不是很多,但是他当然很满足。能挣到钱,他觉得是挺骄傲的一件事情。但同时他也理解到,原来挣钱不是那么容易的。”Catherine说。
“他每天要坐巴士出去,然后做工到晚上10点多,有时候11点再坐巴士回来。然后现在吃一顿饭就100块钱了,他就会觉得,哇,一大半的工资,一顿饭就吃没了。”
“平常我们经常会带着他出去吃饭,他也不会觉得这顿饭很贵什么的。”Catherine感叹道。
Catherine的儿子之前申请UBC工程类专业,由于竞争比较激烈平时自己又没有太努力,所以没有获得录取。这段帮厨经历后,儿子很坚定的表示:“我肯定还是要读书的,不会一直做这个工作。”
Catherine说,“他现在已经意识到,不管是colleage(学院)也好,他还要继续去深造的。”
“他的情况可能是先读两年college,然后再转学分到UBC,这可以说是走了一条弯路,但是没有关系,最终如果他够努力还是可以到达那个终点。”Catherine解释说。
其实,也有人把“间隔年”称为“过渡年(Bridge Year)”。对于Harper和Catherine的儿子来说,或许“过渡年”的叫法更为贴切,通过这样一个短暂的过渡期,他们弄明白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从而让自己以后的人生目标更加明确。
“间隔年”如同人生中的一个顿号,迷茫中按下暂停键,也许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责任编辑: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