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掌握这些技巧 乐享银发幸福人生

文 / 佐藤真一(大阪大学名誉教授、医学博士),译者: 黄薇嫔

银发族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渐退化,甚至需要人照顾,自我价值感变得低落,学习快乐老化成了重要课题。(Shutterstock)
人气: 284
【字号】    
   标签: tags: , , , ,

编者按随着年龄增长,银发族的身体机能逐渐退化,甚至需要别人照顾,因此很多老人自我价值感降低,很难快乐起来。其实老年生活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技巧,掌握以下技巧,银发族的生活将更加幸福。

持续累积经验 提升知识与智慧

既然长寿有意义,只要正面接受它,就能够实现丰富的老年生活。身体功能虽然没有年轻时好,但高龄人士却拥有多年累积的知识与经验。

“流动智力”(fluid intelligence),也就是计算能力、图形处理、直观能力等年轻 人擅长的知识能力,会随着年龄衰退,但理解能力、洞察力、沟通能力等由思维累积提高的“结晶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只要不停止体验和思考,就不会衰退,只会愈来愈丰富。

别看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愈来愈多就觉得感叹,不如算算自己随年纪增长而逐渐增加的能力,怀抱希望,精神与身体也会更健全。

长期用来处理人生重大问题所必须的“智慧”,以及开创新事物或构思不受既有框架束缚、很有弹性的点子所必须的“创造性”等能力,也需要随着经验累积而提升,甚至在某些领域要到了高龄期才会迎来巅峰。

若只是虚掷岁月,就无法提高结晶智力和智慧。前面也提到过,如果不丰富经验和思维,这种能力将无法成长。接触大自然,或是与人相互接触,或是看书,都能够丰富个人的经验和见解。自己主动累积各种经验也可以。

经常认为“我已经这把年纪了,没办法开始新事物”的人,无法累积更多经验。每个人老化的速度快慢不同其实也是受到心情的影响。在社会逐渐高龄化的现代,高龄人士的数位落差(digital divide)问题严重,但对于各种事情积极正向看待的人,不认为数位装置很难学,他们用的就跟年轻人一样自在。

掌握自主决定权

“成功老化”在其他人眼里是“能够自立的状态”,重点是其他人怎么看,但高龄人士自身能否感到幸福才是最重要的,比起“成功老化”,“快乐老化”的概念或许更合适推广。快乐老化重视的是自我评价,而不是他人的评价。每天把注意力摆在能够使自己产生积极正面心情的事物上。

高龄人士即使无法自立,必须接受照护,只要能够保持“自律”就能幸福。所谓自律是指“依照自己的意思,决定自己的人生”,也就是能够“自主决定”。举例来说,不是让其他人来告诉你“吃饭时间到了,来吃饭吧”,而是别人问你:“饭菜煮好了,要吃吗?”至于要不要吃,则是由自己决定,这就是“自主决定”。

只要能做到自主决定,即使接受照护,也能够实现“幸福老去”。多数人在人生最后几年过着照护生活,只要这些高龄人士感到幸福,就不会失去活下去的意愿。

以一项一九七年代在美国进行的调查为例,结果显示即使是住在安养院的失智症高龄者,可以自己选择食物的人,也会比无法选择的人长寿。由此可知,无论多么琐碎的小事,过着自主决定的生活,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与充实老年生活。 

从事生产性活动

高龄人士采取行动,催生出对社会有贡献的产品和服务。

这里的“生产”不单是指有偿劳务,也包含志工活动、做家事、照护、带小孩等的无偿劳务,代表对社会有贡献的产品或服务。这个概念是要让高龄人士在社会上发挥自身的经验、知识和能力等。

生产性活动对高龄人士的身心健康有正面影响,因为他们透过活动成为提供者的立场,认为自己有价值,因此提高了自尊。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担任新的任务,能够成为高龄人士的生存意义,也会带来幸福感。

很多高龄人士在退休后仍然健康,只要让他们发挥能力,就能够打造更理想的社区与家庭。

悠游于高品质社交网路 

高龄人士与社会连结通常很疏离,正因为如此,所以与他人的关系就显得很重要。人与人形成的相互关系通称为“社会网路”;社会网路的规模愈大、与人交流愈积极广泛的人,会有良好的“主观幸福感”与自尊。当然人与人的互动不是只要频繁、交游广阔就好,品质当然也是关键。

(网站专文,禁止转载)

(本文摘编自《练习好好变老──你一定会老,但要老得自在从容!医学博士从112个关键字解读高龄人士的心理与行为逻辑,消除你对老后的恐惧与不安》,积木文化提供 )

推荐阅读
耐心能让你更年轻更长寿?科学告诉你原因
美国114岁女人瑞分享长寿秘诀:吃一种食物
101岁还能开车和环游世界 营养学家曝长寿秘诀

书封。(积木文化提供 )

责任编辑:王晓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