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嘉徽

从战国时期的秦国到大一统的秦朝,开创的园林与苑囿的格局在中国园林美学史上立下华章巨作。以宫城中的园林来说,商周时期的园林是素朴自然的体现,秦代的园林则是在素朴自...
汉朝之世,匈奴一直是心腹大患。汉初,仁慈恭俭的汉文帝,谦冲为怀,以温柔敦厚、不扰民的治道闻名于世。汉文帝忧心匈奴的侵扰苦无良将,他对匈奴的入侵又是如何面对的呢?小官冯唐对他说:“陛下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也不能用也!”反映什么呢,是说汉文帝怯弱无为吗?
乌台诗案后苏东坡的后半生接二连三受到贬谪,从黄州、惠州以至天涯海角的儋州。从苏东坡二段笔记中,看他从人生低谷腾越、升华的心态与自我省思的精神。东坡也有过不少先知梦的遭遇,梦非梦,预示了东坡的命中注定?
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仁孝之君,他在位期间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汉文帝带给国家与人民之福与他“无为”、“无执”没有皇帝架子的修养大有关系。本文几则汉文帝的小故事自然流露其仁德之一二。
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俗节日,往古来今的诗人留下许多描写端午的诗词,描绘端午民俗的丰采,教人面对五月五日阴阳之变的应对之道, 同时发出悼念屈原的回声。我们将从一首《渔家傲》展开端午画卷,最后说到苏轼“三年艾”的端午帖子,试看他表达的心境如何不同于屈原?
今天多数的人熟悉的泡茶法,和千年前的唐、宋茶道是大不相同的。茶道走过了唐的兴盛、宋的鼎盛,入了明代又开新局。这些历史历程留给今人什么文化财产和影响呢?
周朝王业的奠基人、积德行义的古公亶父远走岐下周原建立了周人的宗庙“圣都”──-周城,而在后来漫长的三千年岁月中,周城却掩藏在地下,确实位置引起许多史家的讨论,迟迟难解。《诗经·大雅》〈绵〉一诗中记载周城高大结构气派。而在周城遗迹中复原的周城又是怎样的样貌呢?真相可能让你惊叹万分!
如果将时光倒转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那时是否有中国式园林?园林的主景观将是什么呢?三千年前的古代园林的实态已经不复寻觅,然而,从考古发现中我们还是可以寻找到蛛丝马迹,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智慧拼图,得以解开一些谜底,让我们来揭开早商的中国古代都城园林的原貌。
笑话人人爱,古人和今人说的笑话可有合拍之处,或是笑点异曲同工?一起来看一则出自东汉邯郸淳《笑林》的古代笑话:谁杀了陈佗?
幽默风趣今人爱,古人也爱。以下是近两千年前的笑话,出于邯郸淳(约132—221,东汉末到三国时代)编辑的《笑林》。古人的笑谈说了些什么?晶莹闪亮的光彩是什么呢?
齐国有个姓国的人,因“盗”发家致富,宋国有个穷人向氏跟国氏请教秘诀,却因“盗”而遭殃入狱。他们两人的“盗”术为何有这般天壤之别呢?
从宋朝到明清,清明和寒食常常合为一谈,代代欢歌与悲语的记忆在此时空延展,生死交织的特殊时空在此时交叙。苏东坡(苏轼)有言:“人生唯寒食、重九,慎不可虚掷,四时之变,无如此节者”。东坡的跌宕人生烙在寒食、清明节中的有哪些令他难忘的生命脚印呢?让我们从他的诗集中寻去。
古代帝王称为天子,指出帝王是承天命来治理天下的。“天命”之说是人间掌握了权力之人用来树立自己地位的“说词”吗?还是真有天命并以“吉兆”加持示现呢?
东汉光武帝刘秀九岁丧父,由叔父刘良抚养长大。他身长七尺三寸,仪表堂堂,美眉须,鼻梁高挺鼻准隆起,配上大大的嘴巴和天庭隐隐隆起的日角,显示帝王之相,他性情简朴勤勉,喜爱耕稼农事,对家人重情重义,从来没有想过在政治上出人头地。这样一个勤朴宽厚温和的美男子,又是怎样当上中兴之主的呢?
元月十五日元宵节,最早称为上元节,又称灯节、元夕、小过年,这个花灯流光极为辉煌的中华传统节日,自汉代以来已经传承二千余年。元宵夜是一场灯火辉映下的情人盛会,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实,元宵不仅是中华情人节,更具有深刻的内涵,那是什么呢?
世人醉于名、醉于利、醉于声色车马,无论朝野一样的昏昏逐逐,无日不醉,普天之下昏迷不醒。《小窗幽记》的辑者见状想提供一服清凉散,让人人解醉!
菜之味,耐人寻味。在种菜时,能厚培菜之根,才能深得菜之味,人生亦是如此!《菜根谭》以菜根喻世,让人知道培养生命之根本的重要。读者若能静心深入其间玩味,才能得其真味。《菜根谭》划分为四大部:修身、应酬(人际关系)、评议(人生顺逆、得失)、“闲适”(生活)。本文续(上)集,收录“评议”(人生顺逆、得失)和“闲适”(生活)的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感悟人生修养、处世、出世的语录,流露宽厚处世和出世还真的智慧。其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含义深邃,不同于凡人的识见,耐人寻味,尤其是韬光养晦的洞彻之光。《菜根谭》分为四部:修身、应酬 、评议、闲适。本文收录一些金句与读者分享,并在句下加“注”解读。本文为上篇:修身与应酬的内容。
《围炉夜话》为清人王永彬所讲的安身立命的教子语录,与明人洪应明写的《菜根谭》、陈继儒写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在明清两代发挥不小的影响。请与本文重温《围炉夜话》中的好话,对于我们现代人的安身立命依然助益良多。
佛教中有一句话,“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指出不同时空有不同时间场之粤妙。神学界的时间场之说也是历来高能物理一直在探索的高深场域。出生于民初的宽净法师留下了亲身体验的《西方极乐世界游记》,展现给后人不同时间场时空和前世今生的存在。
中秋夜,当仰望天空中有如银盘一般的明月,嫦娥、玉兔和吴刚伐桂等传说中的故事是不是跃出你的心海呢?“嫦娥奔月”的故事代代相传,早在商周时代就有,而吴刚和玉兔的故事都是成形于唐代,这些流传民间的中秋节故事都有上千年甚至数千年的历史了。然而近年对月亮的研究有一个飞跃,科学分析指出:月亮是人造的!这个发现,可能启发我们对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的新观点和领悟吗?
人生之福禄不在胜负,而在因果之报呀!天道好还!要知今日所受之果,但看昨日(前世、今生)自己所造之因。看哪!为了维护己身利益的一个小小心机,可能种下什么恶业?看隔世七百年还债的故事。
《宋史》评宋孝宗为南宋最为贤能的皇帝,而且孝宗又是难得的孝子。有哪些真实小故事,凸显这位皇帝的特色与政绩呢?
宏伟典丽的故宫紫禁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宫殿群,且蕴含的出色工艺技术真不少,除了排水、耐震的建筑工技成就之外,紫禁城三大殿的“金砖”的烧造工艺也是口耳相传的奇技。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地上的地砖并非真金,却有“金砖”的称号,是什么条件淬炼出来的呢?
雷霆一霹雳,震开幽玄洞穴的奇事,人们可能感觉是少有的自然现象,偶尔,天雷击中石碑或建筑,冥冥中似乎显示了“天雷有知”的感应,真有这回事吗?让我们来探索一下史上发生过的三件事:雷轰狄青碑、雷击“奸党碑”和雷焚僭宫。
打雷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然而打雷之下带来了不少“雷移石”杰作,例如飞来石、逃石,还造出了幽邃洞穴的神秘奇观等等,甚至雷震之下显示了神异预兆。古人拾掇了这一类的奇闻不少,我们一起来看看。
少年苏轼写了一篇文章——《黠鼠赋》,纪录了事情的始末,抒发自己的感悟。《黠鼠赋》的意趣浓厚,寓意深远,谁能想像这是出自一个十一岁孩童之手呢?
在《后汉书‧独行列传》中,记载了一些感人的人物事迹,在乱世中,他们的精神、义行受到上天的嘉许,人生非常精彩。对我们当下的时代,当也有一些启迪。本文讲的是一个仆人和一个贫儿的人生故事。
唐代禅师、星象学家一行考校日月五星等七曜行度,并且运用《周易》大衍之数推算,造出新历《大衍历》,校正了八百年的历书日差,在唐代行用了五十年。后人再造的历算法都没有超过其精密度。
“年”的古字写作“年”,从古来字形的演变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余”,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们共同的祈愿是什么?这个成语典故的本事起源于夏朝末年,源远流长。
共有约 175 条记录
今日头条
NEWS HEADLINES
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周三(9月17日)晚间宣布,将极左组织“安提法”(Antifa)正式列为“主要恐怖组织”。 川普在其社交平台“真相社交”(Truth Social)发文,形容安提法为“病态、危险、激进的左翼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