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

黑洞合并观测结果证实爱因斯坦与霍金理论

黑洞四周的冕区发出明亮的X射线示意图。(NASA/Caltech-IPAC/Robert Hurt)
黑洞四周的冕区发出明亮的X射线示意图。(NASA/Caltech-IPAC/Robert Hurt)
2025-09-11 12:19 中港台时间|09-12 05:20 更新
人气 8628

【大纪元2025年09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婷综合报导)十年前,科学家首次探测到两个黑洞碰撞时产生的时空的涟漪,称为引力波。现在新探测到的一个黑洞合并事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清晰的证据,揭示了黑洞如何运作,并证实了着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霍金的理论假设。

据路透社报导,新探测到的黑洞碰撞发生在距离地球13亿光年的一个星系中,这个星系在我们的银河系以外。涉及两个黑洞——一个约为太阳质量的34倍,另一个约为太阳质量的32倍。它们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相互绕转后,在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完成合并,最终形成一个质量约为太阳63倍、每秒旋转约100圈的单一黑洞。

此次合并释放出巨大能量,以引力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如此之大可将三颗太阳大小的恒星粉碎。

这些引力波于1月14日在位于华盛顿州汉福德(Hanford)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Livingston)的研究站探测到。这些站点隶属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属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

相关成果于本周三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爱因斯坦在1916年基于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

研究主要作者之一、哥伦比亚大学与Flatiron Institute的天体物理学家马克西米利安‧伊西(Maximiliano Isi)说,“得益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理论,我们认识到时间和空间相互交织。”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探测到的引力波频率,揭示了黑洞在合并前后瞬间的基本特性。尽管这些频率并非声波,但研究人员将其比作钟声的回响。

“这就像试图透过敲击钟声来推断钟的成分一样”,伊西说,比如,一口大铁钟和一口小铝钟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研究人员根据引力波频率所获得的信息,验证了霍金(2018年去世)推动的关于黑洞科学认知基本原理。

霍金曾提出一个假设:黑洞的总表面积永远不应减少。这一假设意味着,两个黑洞合并后所产生的单一黑洞,其表面积应该大于原本两个黑洞表面积的总和。

这次的黑洞合并结果符合这项预期。合并前,两个黑洞的总表面积约为9.3万平方英里(24万平方公里)。合并后所形成的单一黑洞,其表面积约为15.5万平方英里(40万平方公里)

“这是我们第一次能够如此精确地进行这一测量,能够通过直接实验验证有关黑洞行为的重要理论,这令人振奋。”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Flatiron Institute的天体物理学家威尔‧法尔(Will Farr)表示。他是该研究的领导者之一。

这些观测结果也提供了迄今为止最直接的证据,证明黑洞正如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所预言的那样,是一种看似矛盾却极为简单的天体。

责任编辑:林妍#

推荐阅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我们
请进入安全爆料平台
让全世界看到正义就在今天
大纪元电子报
一旦重大新闻发生,我们会立即发送到您的电子邮箱
Email Icon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留言

  • 大纪元将选取精彩读者评论在全球报纸纸版面上刊登,请您与我们一起记录历史
  • 大纪元保留删除骗话贴、下流话贴、攻击个人信仰等恶意留言的权利
本网站图文內容归大纪元所有, 任何单位及个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使用。
Copyright© 2000 - 2025 The Epoch TimesAssociation Inc.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