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人各有志不强迫 尊人解困是圣心

文/华翰
天下名山图(元)册 晋王羲之写兰亭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990
【字号】    
   标签: tags: , ,

种放(955年—1016年)是宋代著名的隐士,字名逸,河南洛阳人。他的父亲种诩,曾任吏部令史、长安主簿。种放从小就与他的兄弟们不同,尽管好学能文,却不喜欢做官。父亲曾叫他考进士,种放以学业未成、不可随便去应考为理由,不肯赴试。他又常常来往于嵩山、华山之间,有隐居山林之志。没过多久,种放的父亲去世,这一来就更无人管束他了,因为种放的母亲,跟种放的志趣完全一样,更愿意过隐居山林的生活。不久,种放的兄弟们都想方设法出去做了官,独有种放和老母亲,隐居在终南山豹林谷的东明峰。

母子俩在终南山中盖了个草屋,勉强可以遮蔽风雨。种放在山中以讲学为业,跟从他学习的弟子众多,种放靠学生的束脩(古代入学敬师的礼物)奉养老母亲。每当山水暴涨、道路阻隔时,弟子们不能来就学,母子俩常常断了粮食,只好用芋艿、栗子之类的食物充饥。

种放的母亲虽然年迈,却十分愿意跟从儿子一起过这样的恬淡生活。种放又性喜喝酒,便自种做酒的谷类,收成后酿成酒喝,因此自号为“云溪醉侯”。他在山中自得其乐,以著述、讲学为业,日子过得很愉快。

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由于陕西转运使宋惟斡,向朝廷竭力推荐,称赞种放的才能和高行,皇帝特意派使者,去看望种放,并下诏书请他入朝做官。种放母亲为此很不高兴,埋怨儿子道:“我平时常常劝你不要弄来这么多弟子讲学,你总是不听。你既然已经隐居了,又要舞文弄墨地做什么呢?现在果然被人家知道了,搞得我们都没有办法安安静静地过日子。我要丢下你,一个人到深山穷谷里去住了。”

种放听母亲说出这一番话,便向朝廷称病,没有接受朝廷的征召。种放的母亲将种放的笔墨纸砚之类的用具,烧的烧,毁的毁,全部处理掉,接着,和儿子一起搬到更加穷僻、人迹不到的地方居住去了。

太宗知道了他们母子俩的崇高节操,特意令京兆尹送给种放钱物,让他奉养母亲,不再征召他出仕。并且逢年过节,官府还常派人慰问他们母子俩。

据《宋史》本传记载,种放共在山中隐居了三十年,其中十五年,足迹不入城市。

事据《宋史‧隐逸传》

——转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修行能出神通,这在历代僧人身上无意中常有展现。唐代的名僧万回是一位具有异能的僧人,他在唐朝君臣之间广泛受到崇敬,他的神通功能有哪些种表现?神通是怎么来的?
  • 古墓竹简惊现秦朝秘史!关于秦始皇,我们都被骗了?孟姜女哭倒长城是假的?历史真相是什么?《未解之谜》
  • “白发沧浪上,全忘是与非。”在水边隐居的高人,经常亲近自然,日常活动都能保持心态纯净。徐明义画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义 提供)
    谁是古今“茶神”“茶圣”呢?爱好茶道之人都会想起陆羽(字鸿渐、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陆羽的足迹踏遍中国种茶名山和名泉,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成了《茶经》传世,开导后人茶文化的风尚流传至今,并使得中华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经典。陆羽对茶的研究为何能脱颖而出留下千古的功业呢?陆羽是怎样和茶结缘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经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响的一生。一起来探索陆羽的生命之《歌》!
  • 清代女学兴盛,才媛辈出,官眷闺秀的交游聚会,往往充满了儒雅和诗意。出身湖阳世家的恽珠,才思敏捷,少女时期的诗作《锦鸡诗》,独具娴静高华的气质,而且流露出化凡禽为神鸟的超凡脱俗的志向。
  • 世人皆知梅花是早春花木,她为梅花作诗,偏要说:“一枝留待晚春开。”沦落风尘的她,却因为这句诗,在及笄不久的美好年华遇见人生伴侣。从此,二人诗画相酬,山水作伴,成就一段才女配名士的佳话。
  • 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他一生画了三百多幅壁画,并有近一百幅卷轴画被皇宫收藏。民间画工称他为“画祖”,史称“画圣吴道子”。
  • 清代诗坛有一位才女,长于书香之家,嫁入诗礼之族。她身边的亲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这个文学家族中,一颗光华熠熠的明珠。
  • 山东才女王照圆,不仅是郝懿行治学生涯上的贤内助,自己也留下了补注古文的专业著作。
  • 飘然尘外,一洁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飞还歇、徘徊空阶,她也是一只漂泊半生的秋日残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