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纪元2025年09月13日讯】每到秋季,纽约上州的托克希多公园(Tuxedo Park)便化身为一座16世纪的欧洲小镇。第48届纽约文艺复兴嘉年华(New York Renaissance Faire)如期举行,从周末的时光里,观众得以穿越时空,走进伊莉莎白一世的年代,与骑士、吟游诗人、维京人、驯兽师,甚至奇幻小说里的角色同游。这场嘉年华距离纽约市仅一小时车程,对于生活在快节奏都市的人而言,是一处既能远离喧嚣、又能沉浸历史的理想出口。

这场嘉年华并非孤例,美国的文艺复兴节遍布全国:德州休斯顿的规模最大,明尼苏达州Shakopee的节目最多元,马里兰州Crownsville以亨利八世故事线闻名,宾州Manheim重现完整的中世纪村庄,亚利桑那州Gold Canyon的氛围则带有都铎王朝风格。北至密歇根、南至北卡罗来纳,各州都以不同的创意与历史元素打造属于当地的“穿越嘉年华”。
古典竖琴奏响东方乐音
从喧闹的商店街转向树林,耳边传来一阵轻快却古朴的旋律。循声而去,一位身着素雅长裙的女乐师安坐其中,怀抱一架造型古典的竖琴,她的琴声吸引了笔者与朋友坐下来聆听。她是Kathleen Finnegan,来自加州,如今定居佛罗里达,却年年远赴纽约参与这场嘉年华,只为与观众分享她与竖琴超过三十年的情谊。她的曲目跨越爱尔兰古曲《仙后》、巴赫与柴可夫斯基的经典篇章。

“音乐早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见到笔者的东方面孔,她特地拨奏起《茉莉花》,并分享她的孩子能用中文唱这首歌,一下拉进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对东方文化的喜爱,源自Kathleen欣赏全球顶级中国古典舞与传统音乐艺术团——神韵艺术团演出,尤其是现场演奏的西方管弦乐与中国古典舞的完美结合,她对演出的高超技艺和纯善纯美的演出感到惊喜。最出乎她和女儿意外的是二胡的演奏,这仅有两根弦的乐器竟然能演奏出如此丰富的音乐,她笑言:“看演出后,女儿还因此买了一把二胡来学习呢!”
在文艺复兴嘉年华中,Kathleen带来的不是现代交响乐团使用的三角竖琴,而是一架依照波士顿博物馆馆藏复刻的文艺复兴时期竖琴。音色短促清脆,带着几分打击般的明快。她示意笔者上前轻触琴弦,感受羊肠弦与尼龙弦交错的触感,瞬间拉人回到几百年前的欧洲宫廷。

嘉年华中另一位乐手,是来自新泽西州的竖琴艺术家Matthew Hschwarz,几乎把音乐与旅途连在一起,一年中有一半的周末都在外地演出。他原本是大学园丁,后来凭着自学与热情走上音乐之路,将吉他曲目改编到竖琴上,融合民谣与古典风格,展现独特音色。多年街头表演的经验,让他习惯在路人面前微笑弹奏,如今能站上舞台与观众交流,对他而言已是梦想成真。
维京人村重现北欧传统
如果说音乐穿越古今,那么“维京村”(Nyr Jorvik Viking Village)则让人真切地走进历史。许多游客在Netflix影集《维京传奇》或动画《驯龙高手》中认识了维京人,但在这里,萤幕里的传说变成可以触摸的真实。沿着林间小径,越过市集与吟游诗人的琴声,转角忽然传来铁器叮当与号角呼响,眼前赫然是一座仿古村落。
这群维京文化复兴者自建村落,并不出售商品,只为“让历史活过来”。一位女士示范云杉树皮纤维搓成结实的绳索——这些曾被用于固定船帆、建屋、甚至打猎陷阱。
导赏员Marco向笔者展示古老的取火技术:“蘑菇不只可以吃,还能用来生火!”他拿起干蘑菇,示范起生火的技艺来,透过石头与蘑菇摩擦生热,再包上稻草吹到生烟,一缕青烟化为火苗,完成徒手升火的表演。


擅长纺织的Birna坐在羊毛堆旁,边梳理纤维边分享:“这些毛线从羊身上剪下来,要先洗干净再梳顺,才能纺线、织布。我们还用植物染料,一切都是天然的。”阳光下,天然染料织出的布匹泛着温润色泽,仿佛承载着千年前农家的日常。


导赏员Keldda带笔者来到账篷区域,则是另一种体验。厚重的帆布帐篷以考古出土的船只结构为蓝本,内里摆放木床、羊毛床垫与羽毛枕头。她介绍,“帐篷的设计来自挪威发现的‘奥塞贝格船’(Oseberg ship),是维京时期最重要且保存最完好的考古发现之一,那是一艘陪葬船。当时在船甲板上就有这样的帐篷,我们在这里重现给观众。”


舞台上的坚韧:Aaron Bonk泪洒演出
若说嘉年华最动人的一刻,莫过于表演者Aaron Bonk的舞台。这位五度打破金氏世界纪录者,以火鞭与杂耍闻名。在今年劳工节的场次,他的演出格外令人动容。
就在9月1日当天,Aaron失去了挚爱的母亲。在Sherwood Forest的舞台上,他数度哽咽,却仍然坚持完成演出。最后,他抱起吉他,唱出对母亲的思念和与她相处的点滴:“她是我最大的粉丝,会为了看我的演出跑遍全国。她教我杂耍,也教我大笑,她也教会了坚韧与善良。”
他回忆母亲曾教导他:“人生的体验比金钱更重要,所以你应该永远买下那张你喜欢的音乐会门票。”最后,他对观众说:“生命短暂,要珍惜身边的人。”台下观众静静聆听,不少人红了眼眶。坐在笔者旁边的一个小女孩轻轻问她妈妈:“我等等能够过去给Aaron一个拥抱吗?”


演出后,粉丝们一一上台拥抱他,有人留下一句鼓励,有人送上小礼物,台上台下的界线消融成最温暖的人情味。
这一场秀,Aaron用专业与真情,将舞台化为充满爱与力量的所在。
猛兽与天空:野性的教育
草地舞台上,一只雄健的猫头鹰振翅高飞,观众惊叹声四起。这是驯兽员 Kelvin Gaines的猛禽表演。近十年来,他与各类动物为伍,红隼、猫头鹰、黑熊、山狮与狼。他的表演不仅是技艺,更是自然教育。

他提到一只本应寿命二十年的游隼,在照护下活到了三十二岁;加州神鹰甚至能活到八十年。“我们不只是保护它们,也让它们提醒人类,自然的伟大。”与动物共事挑战不断,他描述,猫头鹰会将游客的宠物仓鼠视为猎物,突发状况需要瞬间判断,既保护动物,也维持安全。他后来甚至成立了Sky Kings Falconry Service,以猛禽取代化学方式驱赶鸟类,推广与自然共生的理念。
“舞台上的展演,不只是娱乐,而是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他说。


舌尖上的时光旅行
若说嘉年华还有什么不可错过,那就是美食。在嘉年华的美食广场Greenfield Common,最具代表性的美味当属“火鸡腿”与“绽放洋葱”(Blooming Onion)。

火鸡,早在1621年第一个感恩节便已成为美国餐桌的主角。当年清教徒与万帕诺亚格族印第安人共同庆祝丰收,火鸡因肉质饱满而备受喜爱。直到今日,烤火鸡仍是美国节庆象征。嘉年华里的大火鸡腿,金黄油亮,拿在手上啃咬,既豪迈又过瘾。


“绽放洋葱”用整颗洋葱切成花状后酥炸,外层香脆、内层软糯,搭配特制沾酱,口感层次丰富。这道起源于南非的料理,已成为美国牛排馆常见的开胃菜。嘉年华里,人们一边大口啃着火鸡腿,一边分食洋葱“花朵”大快朵颐,欢笑声此起彼落。
吃完油腻的火鸡腿和洋葱,来一条酸黄瓜最合适不过了,街角就有身穿传统服饰的商贩,为游客奉上自家手工腌制的酸黄瓜,一解油腻。

在嘉年华里回味传统
文艺复兴嘉年华不只是一次历史重演,它更是现代人逃离快节奏生活的心灵出口。在这里,人们卸下城市的冷漠,穿上中世纪的服装,与陌生人举杯同欢;在这里,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感动交织,骑士格斗、欢乐音乐、传统游戏、马戏团与魔术、特技演出⋯⋯丰富的节目构筑出独一无二的“时光旅行”。
走出园区,当汽车疾驰的声音重新响起,在回纽约的途中,笔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耳边仍回荡着竖琴的清音,眼前亮起维京村的火光,感受舞台上的真情,嗅到炸洋葱的香味。传统和历史并不遥远,品味传统文化的甘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关怀,这正是文艺复兴嘉年华最迷人的地方。◇

纽约文艺复兴嘉年华
活动日期:2025年8月16日至10月5日(逢周末)
活动时间:上午10点至下午7点
活动地点:600 NY-17A, Tuxedo Park, NY 10987
责任编辑:李维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