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仙李白惊才绝艳 最高亢美妙的盛唐之音

第三节 诗仙 李白

盛唐诗潮波澜壮阔,而李白则是最高亢美妙的盛唐之音,是最神奇绚丽的盛唐气象。他以超异寻常之艺术天才和磅礡雄伟之感人力量,引领一代风骚,将古典诗歌推向中华五千文明之最高峰。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是四川广汉(今彰明)青莲乡人,号青莲居士。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美称,其作品似天马行空,又如行云流水,雄浑豪放,清新俊逸,是令一代又一代惊才绝艳的千年经典。唐文宗将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御封为大唐“三绝”。
1. 太白金星下凡
李白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梦见一颗明亮耀眼的太白金星坠入怀中,因此取名李白,字太白。(其族叔李阳冰《唐李翰林草堂集序》也有记载)
太白金星就是长庚星、启明星,是天界一位法力广大的星宿,叫李长庚,分管文化教育。太白金星也是道教神仙中知名度最高的神之一,负责传达玉皇大帝的各种命令并监察人间善恶,在普通百姓中的影响很大。《天官占》云:“太白者,西方金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太白金星也是战神,在特殊时间、区域出现,是“变天”的象征,代表要发生大事了。正好对应着李白诗仙、剑侠的一体两面。
2. 铁杵磨针
李白自幼就非常聪明,但他像所有的小顽童一样贪玩。据《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记载,有一次,在眉州象耳山读书的李白逃学游玩,经过一条小溪,看见一位老婆婆正在溪边石头上磨粗粗的铁杵[1],李白好奇地问她要做什么,老婆婆回答:“磨成绣花针。”李白瞪大眼睛惊讶地问:“真的可以吗?”老婆婆点头道:“只需功夫深!”李白深受感动,就回山上用功读书了。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就出自这个故事,这句话也成为激励后人持之以恒求学的名言警句。
3. 妙笔生花
李白“五岁诵六甲[2],十岁观百家[3],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4]”,且“剑术自通达”, 好任侠,喜纵横,慕仙求道。《开元天宝遗事》《云仙杂记》中都记载,李太白少时,梦见所用之笔头生花,后天才瞻逸[5],名闻天下。这就是“妙笔生花”的成语典故,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传说从那以后,李白的名诗佳句便源源而出,一发不可收。
注释:
[1] 铁杵(chǔ):舂(chōng)米或捶衣的铁棒。
[2] 六甲:用天干地支相配计算年月日的六十甲子,其中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被称为“六甲”。也用于小孩识字。
[3] 百家: 诸子百家(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的经典书籍。
[4] 相如:司马相如,西汉大辞赋家。后人称之为“赋圣”。
[5]瞻逸:丰赡俊逸。瞻zhān,通“赡”。逸,飘逸。
4. 谪仙人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在江陵(湖北荆州)由道友丹丘生结识天台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为唐朝名道,玄宗曾向他请教道法,为他打造阳台观,玄宗妹妹玉真公主还拜其为师。司马承祯一见气宇轩昂的李白就十分欣赏,读其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之人才,说李白有“仙根”。
735年,李白到京都长安,在紫极宫遇见了著名诗人、书法家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贺知章对李白的《蜀道难》和《乌栖曲》赞叹不已。他兴奋地解下腰间佩戴的金龟换美酒与李白畅饮,感慨道:“公非人世之人,岂非太白星精耶?子,谪仙人也!”从此,人们都称李白为谪仙、诗仙。
谪仙,原指神仙被贬入凡间后的一种状态,引申为才情高超、清越脱俗的道家人物,颇有神通或不学自通,有着半人半神的特点。李白斗酒诗百篇、诗成泣鬼神的超群才情和飘逸风度,与谪仙雅号相配,在当时就得到文坛和社会的公认。

5. 亦仙亦隐亦佛
李白的故乡原名是清廉乡,后因李白号青莲居士而改为青莲乡。李白在《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序》中述说身世:
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
湖州居士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
青莲,原本出自于西域,梵语里称为优钵罗花(又名优昙婆罗花),青白分明,香洁清净,不染尘埃。佛经云,优钵罗花开之时,“万王之王”转轮圣王将来世间普度众生。以青莲自称,及以“金粟如来为后身”,说明其与佛家之渊源,暗示其来源层次。寓意优钵罗花开,转轮圣王将携如意真理来世间。
李白应天命下凡,亦仙亦隐亦佛。

6. 漫游天下
开元十三年(725年),24岁的李白辞亲离蜀,仗剑远游,足迹几乎踏遍大半个中国。据记载,李白一生去过新疆、甘肃、湖北等18个省、市、自治区,总共去过当时206个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20多个湖潭。李白一生钟情山水明月,写下了大量雄浑豪逸、瑰丽明快的山水诗篇。如《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独坐敬亭山》《早发白帝城》等等。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江陵:湖北荆州)
7. 咏史怀古
游览名胜古迹的咏史诗,李白写得节制含蓄,却震撼人心,意蕴深远,如《乌栖曲》《越中览古》等。
越中[1]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2]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3]飞。
注释:
⑴越中:指会稽,春秋时代越国曾建都于此。故址在今浙江省绍兴市。⑵勾践破吴: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争霸。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打败,回到国内,卧薪尝胆,誓报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吴国灭了。
⑸鹧鸪[zhè gū]:鸟名。形似母鸡,头如鹑,胸有白圆点如珍珠,背毛有紫赤浪纹。叫声凄厉,音如“行不得也哥哥”。
译文
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凯旋,六千义士都衣锦封官。当初满殿的宫女如花似玉,而今这里只有鹧鸪飞落在这败壁残垣(yuán)上。

8. 结缘交友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他访仙求道,云游四海,干谒社会名流,结缘交友。“我欲醉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山中与幽人对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倘以李白为主线,几乎串联起盛唐上至皇公贵族下到劳工农妇各阶层的人。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文人:孟浩然、贺知章、杜甫、高适、王昌龄等盛唐诗坛主力。
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
(2)道士:司马承祯、元丹丘(给他的诗就有十多首)、吴筠、玉真公主……如《元丹丘歌》:
元丹丘,爱神仙。
朝饮颖川之清流,
暮还嵩岑之紫烟。
三十六峰长周旋。
长周旋,蹑星虹,
身骑飞龙耳生风,
横河跨海与天通,
我知尔游心无穷。
(3)慧眼识英雄:郭子仪
开元二十三年(735年)左右,李白游太原,见到了关押在囚车内的郭子仪。因出火计欲破敌,不巧风势逆吹,反烧到自军军饷,遂而获罪待刑。李白慧眼识英雄,立即向长官说情并仗义保释了郭子仪。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声威大震。
永王李璘大军东下,邀李白入幕府,后来永王触怒唐肃宗被杀,李白受牵连入狱。幸得郭子仪力保,方免一死,改为流放夜郎,在途经巫山时遇赦。李白为大唐保下了栋梁之才、中兴名将,遂有郭子仪为李白解官脱罪之回报,二人肝胆相照,演绎千古佳话。
9. 雄心壮志
“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天宝元年(742),唐玄宗召李白入京,供奉翰林。一次,唐明皇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命李白作新乐章《清平调词三首》,其中流传甚广的名句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此时的玄宗已不再是励精图治之君,怠政享乐,重用奸臣。他只要李白写些点缀歌舞升平之作,做御用文人,这对胸怀济世报国壮志的李白是个耻辱,他恃酒狂放,遭致不满、嫉恨和排挤。两年后,李白就辞职离去。他看到了潜在的危机,在《远离别》叹道:“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
10. 高贵人格
“乍向草中耿介死,不求黄金笼下生。”——(《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11.文学使命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吾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古风五十九(其一)》
(1)震撼力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江上吟》
(2)清纯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2.游侠诗
李白的游侠诗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浪漫狂放之极: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侠客行》
13.游仙诗
李白诗纵放自如,飘逸洒脱,奇伟瑰丽,上天入地,修炼所见,神界仙境,轶闻传说,均熔铸于诗篇中。其天目已能看到其它高层空间很多殊胜景况,并能和众神沟通、交流,往来于不同空间。宛如《庄子·逍遥游》中的例子“御风而行”,自由逍遥。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吟诵有所得,众神卫我形。
云行信长风,飒若羽翼生。——《游泰山六首(其四)》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西上莲花山》
很多人把这些看作是诗人之梦想、浪漫,等等。其实,如前所述,这正是李白修炼有成、位列仙班、神游天姥,诸神为其接风、展示仙界之真实写照。李白借用梦游写出这些奇境。

14. 代表作
李白的乐府诗、七言歌行及五七言绝句成就最高。
李白集盛唐人俊爽朗健的精神、傲岸不屈的品格、恢宏豪宕的气度、脱尘超凡的情怀以及“任侠”的英雄气质于一身。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A 奔放型
他把七言歌行发展为最自由奔放,最酣畅淋漓的诗体。意象腾挪跳跃,变幻多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震撼人心。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注解:
1. 珍馐:名贵的菜肴。
2. 垂钓坐溪上:传说吕尚未遇周文王时,曾在溪(今陕西宝鸡市东南)垂钓。
3. 乘舟梦日边:传说伊尹见汤以前,梦乘舟过日月之边。合用这两句典故,是比喻人生遇合无常,多出于偶然
B.含蓄型
《长干行》《玉阶怨》《长相思》,细腻真挚,深沉柔婉,余韵如缕。
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长干行》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西施》
素手掬青霭,罗衣曳紫烟。——《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长相思》
参考阅读:
少年李白 心静飞鸟亲 道高猛虎伏
责任编辑:林芳宇@#